《当代中公共行政》课程大纲2011.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中公共行政》课程大纲2011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本科生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课程教学计划暨课程教案 唐亚林 2011.9.7.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的深刻揭示,以及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制度环境、权力结构、运作过程、实际功能的全面阐释,探讨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运作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 本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只是静态地描述、更无法深刻洞察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实际运作规律的一般教科书的基本架构,试图通过案例研究、个体经历、深度访谈、回忆录等方式,遵循“事件—机制—制度”分析模式,比照现实行政生活中“制度—机制—事件”的运作模式,着重解答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七大关键问题:一是“权”(公共权力)是由谁来掌握的;二是“决策”(公共政策)是如何决断的;三是“钱”(公共财政)是如何花的;四是“人”(公共人力资源)是如何用的;五是“利益”(公共利益)是如何分配的;六是“事”(公共事务)是如何治理的;七是“服务”(公共行政文化)是如何提供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发言、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相结合,辅之以理论研讨与社会调研等方式。 学习要求: 1.阅读有关论著,撰写读书报告,开展案例收集与整理、理论研讨和社会调研活动,尝试论文写作。 2.按照专题内容进行分工(按小组划分,每个专题由两个小组分头准备,每组推选1人作主题发言,另一组推选1人进行评论,发言内容各有侧重),阅读指定书籍,准备发言内容,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考试要求: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课程考试成绩60%。期末课程考试以学术论文的方式提交,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内容围绕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相关内容撰写,要求有内容摘要、文献综述、注释和相关参考文献。 课程教案: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教科书写作版)》 导论篇 第一章 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历史传承与现实环境 1.中国古代官僚行政 2.苏联行政体制的影响 3.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制度架构篇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体系及领导体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构成 2.政府与人大 3.政府与中国共产党 4.议行合一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人力资源体系 1.干部人事制度的特征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政府间关系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本质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演变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主体力量关系 1.政府、市场与社会 2.政企关系与政社关系 3.第三部门的成长与发展 4.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运作机制篇 第七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决策机制 1.党领导下的双重决策体制 2.决策过程 第八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执行机制 1.党政职能交叉下的多头执行体制 2.执行过程 第九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监督机制 1.党领导下的内外结合型监督体制 2.监督过程 第十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绩效评估机制 1.基于经济业绩优位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2.政府绩效评估过程 3.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行政文化机制 1.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的行政文化机制 2.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3.新型行政文化的建构 结束语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改革与未来走向 1.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改革历程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2.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未来走向 参考书目: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张月译,《法令不能改变社会》,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美]诺思科特·帕金森,《帕金森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许绰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R·汤森等,顾速等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孙隆基,《中国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