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的招聘五大法宝概要
互联网+背景下的招聘五大法宝
招聘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招聘主管就像是一个守门员,若没把好这个门关,门内的培训、绩效、薪酬都白谈。那如何守好这个关,则需要人力资源人员,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技能技巧、职业素养,来给企业招到符合岗位任职要求及素质的人员,以做到人岗匹配。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转换思维方式来迎接更好地挑战。 【关键词】
一、制定招聘计划:提前准备 做好部门沟通
招聘计划是整个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为人员招聘提供客观依据,更重要地是可以避免人员招聘录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集团公司,一般在年底会根据当年的经营业绩、产值及下年度的经营目标,制定下年度的招聘总体计划及薪酬总额预算。这个计划包括用工人数和素质的需求,且落实到各个部门,并根据经营发展情况、经营环境情况进行定期调整,调整内容包括未来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配置方式及对于差距的弥补措施等。
在制定招聘计划的时候,提示大家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做计划前汇总分析下以往招聘录用率、到岗率、招聘成本(可见成本、隐形成本)等,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招聘效率;
第二,做计划时要对招聘渠道进行分析确定,怎么样的渠道方式会更有效,如招聘计划是应届生为主、社会招聘为辅,则渠道建议为校园宣讲+网络招聘;若招聘计划是社会招聘为主、高端人才引进为辅,则渠道建议为猎头招聘+网络招聘+公司高层推荐引进;
第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整个招聘计划和流程当中。这点很重要,这样才能招聘到更适合公司文化的人,到岗率也会更高,稳定性才会更强;
第四,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国家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做出适当的把控。
第五,HR在做招聘的时候,一定是需要和用人部门去沟通交流。因为人力资源部门也是其他部门的合作伙伴。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招聘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没招到人是人力资源部的问题,这样的思维是无法解决招聘问题的,而且会增加部门之间的推诿和不信任。当一个部门有岗位空缺的时候,这个部门负责人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招聘主管进行招聘,向招聘主管提供招聘人员的资源、信息、渠道等。因为人力资源人员不从事市场及研发,资源上是非常有限的,这时就需要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完成。此外,还需要和用人部门沟通交流的不仅仅是岗位的工作职责、职业发展通道、需招聘人员的任职资格,也需要交流了解该部门分管领导对需招聘岗位人员的想法及定位、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人员的性格等。
二、解决招聘难题:稳定现有骨干 建立储备人才库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招聘难存在两个方面:一为高端研发人员招聘难;二为一线技工招聘难。高端研发人员属于全国性流动人才,同行企业都需要;一线技工属区域性流动人才,薪酬为主要导向。这两类人才都不容易招聘到,尤其是对我们江西的企业,都意向去一线城市工作发展,或一线城市的人不愿意来江西发展,来了也留不住。而且,我们集团属于军工兵器行业,需要弹药专业的人才,全国有这个专业的院校非常少,比如北京理工、南京理工、中北大学、沈阳理工四所,2015年十大军工集团开始大量招聘,竞争性太强,供不应求;同时,制造型企业的薪酬吸引力还不够。
从企业层面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应对招聘难的问题:
一是提高薪酬待遇。尤其是针对重要的关键岗位,如市场、研发岗。
二是稳定现有骨干人才。降低员工流失率会减轻招聘人员的负担,从而让他们有精力去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如充分地去与求职者有效沟通,达成一致,而不是为不断冒出的空缺岗位头疼。公司努力留住骨干员工会让整个团队幸福指数大增,也会更加团结。人们有时就是愿意为那些真诚对待员工的公司卖力,通常情况下,这一点比薪水和职位头衔还重要。
三是建立人才储备库(内、外)。举个例子,人才库就像一个大鱼塘,人才就是一条条小鱼,当你的公司职位出现空缺时,你随时都可以捞到池塘里的小鱼,而不是大费周章地赶去别的小河边钓鱼。然而除了拥有人才库之外,库的流动性和“活性”也是必须的条件,试想,你的鱼塘如果是一潭死水,那么水里的鱼儿也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
三、明确选人标准:进门看学历 工作看能力
我们集团对学历是比较看重的,且这个要求在不断提高,现在是要求招聘统招一本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我们认为,学历意味着这个员工的聪明度和勤奋度。能考上好大学,能拿到一本及以上学历,差不到哪去。比如我部门有硕士、一本、大专三种学历的人员,让他们一起干同样的事情,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硕士学历的人悟性、看问题的角度、对事情的把控力、理解力等各方面都优于大专学历人员。所以,学历确实是一块“敲门砖”,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每年都需要大批量的招聘人员,此时我们只能先码着学历这个门槛,先把人招进门,再慢慢培养,慢慢筛选。然而,我们更意向招应届毕业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也是因为应届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文化,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无线网络优化.docx
- 无机非金属专业导论-先进陶瓷材料.ppt
- 现场试样制取及养护管理制度.doc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ppt
- 无线校园网场景方案说明.ppt
- 无线网络基础.pptx
- 无线规划综合试题-难度适中.doc
- 现场质量检验表.doc
- 现金管理制度.docx
- 无脚手架施工管理要求及过程控制.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