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承包在菏泽.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年承包在菏泽

当年承包在菏泽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8年6月2日 星期二   当年承包在菏泽本报记者 刘健   今年是“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有良知的理论工作者当年在胡耀邦、罗瑞卿等同志具体指挥和推动下,勇开思想理论新局面的功绩,已经众口成碑。   在理论工作者披荆斩棘的同时,还有一大批从事实际工作的干部,自己把“乌纱帽”掖在兜里,凭着“不管这主义那主义,让老百姓吃饱饭就是好主义”的坚定信念,大智大勇,开出了农村工作的新天地。   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本刊特发此文以志纪念。——编者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都如滚开的油锅一般。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大换届。   就在这个时候,我去看一个曾经当过大官、但已退下来多年的老头儿,听老人家讲古。   周振兴,原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曾经很红火过,如今非常清静。我头一回到老人家去,坐了一上午,听电话只响了一次,还是他儿子打来的。第二回到他家去,坐了一下午,电话则一次没响。   当官是为了干事。自1977年8月至1980年底,周振兴任菏泽地委书记3年半。其间,领导700多万菏泽农民搞承包,与万里在安徽的行动基本同时、同步。   当一辈子官,能干成这么一件事,足矣!   一位老太太对周说:“我是快死的人啦,什么时候能吃上口肉啊?”   1977年夏天,鲁西南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件小事情:菏泽地委二号人物周振兴升任一把手。   1978年元月16日,他来到了东明。上海轿车开进了一个地处3个公社交界处的村庄———小井。街上三三两两蹲墙根儿晒太阳的老人,对从小车上下来的大干部们视若无睹,目光冰凉。周振兴笑着想和他们打招呼,没有人理睬他。   周振兴有数,没砸他的车,这已经算客气的了。1960年,周带一个救灾工作组,到曾经以“两年实现共产主义规划”闻名全国的范县(今属河南)。当时那里每个村都有饿死的人。活着的亲友,连挖坑埋尸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用张破席一裹,扔到野地里去。周振兴乘坐一辆战场上缴获的美国吉普下乡,一群不知道怕官的光腚孩子,一齐往他车上扔石头。一边扔还一边骂:“揍你个舅子!揍你个舅子!”硬是把他的车窗玻璃给砸坏了。“这几十年,我们欠群众的账太多了!”   他硬着头皮走家串户。走进村民张殿兴的院门,周振兴惊呆了:这哪还是个家呀!三间屋已经拆了两间,只留下中间一间孤零零地矗在那里。屋里连张床都没有,在地上铺了一层麦秸草,用砖一围,就是睡觉的地方。全家7口人,两个大人,5个孩子,共盖一床被。   周振兴看看张家的米缸,里面只剩下两斤地瓜干。他要揭灶上的锅盖,张殿兴拦着不让,周说:“我这么大老远来了,你还不管口饭吃么?”硬把锅揭开了。里面有几个用地瓜面掺和地瓜叶做的窝头,看来是给孩子吃的。另外有些饭团子,是高粱壳和地瓜叶,用地瓜面粘在一起。周振兴拿起一个,掰成两半,自己吃一半,另一半递给随行的县委书记老司。在“三年困难时期”和群众一样挨过饿、得过水肿病的周振兴,肠胃够坚强,仍难以下咽。   看到自己在上级领导面前给“主义”抹了黑,女主人害怕了,急急忙忙说:“俺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周振兴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感谢个鬼吆!20年后,他仍然对这位农家妇女的两句套话念念不忘:“群众穷成这个样子,这时候她还说感谢,你的脸往哪儿放啊!”   回到县城,周振兴召集县委常委会,一直研究到半夜一点多。定了几条办法:首先,把小井及周围十几个穷村划在一块儿,成立个新的公社,从县直机关抽调得力干部去加强领导。办公桌椅等一应设备,都自己带下去,别让当地群众出钱。另外,把全县盐碱荒地尽快分下去,借给群众自种自食,3年免征农业税。有干部问:“3年以后呢?”周振兴回答:“3年以后收不收税,3年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群众吃饱饭。”   周振兴对县委书记说:“你们先开个头。如果有人告你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我陪你到北京打官司。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相信,让农民吃饱饭决不是罪过。”   当年,东明县把10万亩茅草长得有半人高的荒地分给了群众。第二年,这些刚刚开垦出的荒地上,打的粮食比生产队的好地还要多得多。   让农民自己有地种,此举成为东明以至菏泽包产、包干到户的滥觞,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当时的菏泽农村,一片萧条。学大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学大批促大干”,社员的自留地全部没收了。养鸡不能超过15只,养羊不能超过3只。个人不准养牛,因为牛是“大型生产资料”,不能私有。养猪可以,但是个人不能杀猪,只能卖到公社食品站,“一把刀”屠宰。集市贸易关闭。统一种植,种植品种、密度、时间都必须一样,谁不服从就说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在曹县,周振兴访问过一个8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周问她:“老人家对政府有什么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