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徜徉于鬼狐怪异世界
徜徉于鬼狐怪异世界
在我国文学史上,志怪小说具有重要地位.以鬼狐神怪为创作内容的志怪小说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代表作有《汉武故事》、《列仙传》等,《汉武故事》形成于东汉,记载汉武帝一生的奇闻轶事,情节虚构,故事幻想,创作笔法以志怪为主。《列仙传》则记述了七十二位神仙的传说故事,仙人纯属虚构,其中有的历史人物也被神化。作者还把爱情故事引入志怪小说,描写了人和神仙恋爱的故事。这些小说的出现,标志着志怪小说在汉代已初步形成。志怪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则进入鼎盛时期,作家及其相关作品急剧增多,内容贯彻更加丰富广泛,尤其()基本得到提高。作家们把社会现实和创作活动紧密相联,使志怪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走向成熟。出现了一大批如《搜神记》、《拾遗记》、《续齐志记》等优秀作品。对后世创作影响很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怪小说在唐代文学中,发生了演变,代之以唐()。到了宋元时代,志怪小说没有多大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志怪小说得以复兴和昌盛,直到志怪小说的发展归于终结。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有性的三部作品,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牧的《子不语》(又叫《新齐谐》)。
这三部书的作者均生活于清代,三部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时间讲,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早于纪晓岚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和袁牧创作《子不语》,纪晓岚和袁牧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后人也多以他们三人及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因为《聊斋志异》在前,纪晓岚对其评价值得思考。盛时彦为《阅微草堂笔记》所作跋中,跋中说到:“《聊斋》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间,媒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以闻见之?又所未解也。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可以看出,纪晓岚的创作观念与蒲松龄存在差异,还可看出纪晓岚对蒲松龄的创作才华也是非常佩服的。但也有人据此认为纪晓岚对《聊斋志异》是排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纪晓岚认为其子纪汝结是《聊斋志异》的受害者,本来纪汝结自幼聪慧,虽未读很多书,就能作()股文,二十三岁即中举人。此时,纪晓岚因未被发配到乌鲁木齐,纪汝结在山东朱子赣处学习。这期间见到《聊斋志异》手抄本,迷恋成病而沉沦,以至学业未成而逝。所以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附《纪汝结六则》中写到()汝结“依朱子赣于泰安,见《聊斋异异》抄本,又误堕其窠臼,竟沉沦不返,以讫于亡。”看好好的一个儿子,竟然死得如此可惜。对于《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孰优孰劣,后来的学者也有很多说法。如俞鸿渐在《印雪轩随笔》中认为“《聊斋志异》一书脍炙人口,而余所醉心者,尤在《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盖薄留仙才人也,其所藻绩,未脱唐人小说窠臼。若五种,专为劝惩起见,余事简,说理透,垂戒切,初不屑于描头画角,而敷宣妙义,舌可生花,指示群迷,头能点石,非留仙所及也。”这样的评价也是从创作写法和社会意义的角度作出的。蔡元培先生则把二者的价值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他说:“清代小说,最流行者有三:《石头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鲁迅先生则从艺术、思想、创作诸方面,作了评论,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盖佳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而专集之最有名者为蒲松龄之《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募集赞颂者众,顾至纪昀而有微辞。”“《阅微草堂笔记》……故与《聊斋》之取法传奇者途径自殊,然较以晋宋人书,则《阅微草堂笔记》又过偏于论议。盖不安于仅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即与晋宋志怪精神,自然违隔,且末流加厉,易堕为报应因果之谈也。”又说“惟纪昀未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已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无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奇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众以传者矣。”孙犁在《关于纪昀》中提到:《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成就很高的笔记小说。他的写法及其作用,都不同于《聊斋志异》。直志()前,它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它同类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
《子不语》二十卷,《续子人语》十卷。为袁牧所作,内容包罗万象,只要与“怪,力,乱,神”有关,就予以收录。袁牧与纪晓岚生活在乾隆时代,以诗文论,时人称二人为“南袁北纪”。袁牧创作《子不语》应在《阅微草堂笔记》之后。纪晓岚自乾隆五十四年始,历时10年时间,创作了《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而袁牧创作《子不语》是在乾隆末年,成年要晚于《阅微草堂笔记》。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乾隆末,钱塘袁牧撰《新齐谐》二十四卷,续十卷,初名《子不语》。后见之人说部有同名者,乃改今称;序云“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