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6年资料9 针灸治疗疟疾经历介绍
1956年资料9 针灸治疗疟疾经验介绍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瘧疾经验介绍
欧阳勋;李世忠;王之敏;葛三一;宋鸿艺
关于针灸治疗瘧疾之我见
针灸治疗瘧疾,本人曾作临床上的观察,在33个具有典型瘧疾症状的病例中,未服任何抗瘧药品,进行血液涂片检查,发现有28人找到有恶性瘧原虫,其中有个别病人还混有间日及三日的多种瘧原虫,有5人找不到瘧原虫。经施行丁第一次针灸后,第二天绝大部份病例症状均被控制了,有极少数病人感到尚有头痛,周身困倦等现象。先后接受了5次的针灸,一直无症状表现,并经三次血液检查,都找不到瘧原虫而获得全愈者有19人,另有14人症状减轻,但在第二次验血时,仍有瘧原虫发现,其中有8人经过了再施予纠灸后,业已症状消失,并找不到瘧原虫而告全愈,只有6人尚有轻症状表现,并在血液中仍有瘧原虫存在,统计治愈率达81%强。采用的穴位(刺激点)以大椎、陶道为主,配穴为内关、间使、列缺、章门、复溜、太谿、后谿,轮翻针灸(多针刺后而行灸术,或针甲穴而灸乙穴)。
以上诸刺激点,每天选择了3—5穴位以施针刺或灸术,在针刺时,必须注意找到酸、麻、胀、重、触电等感觉为达到目的,以中等度刺激,卧针(即留针在肌肉组织内不动)约2-3分钟即行出针,同时行灸术时,一般要注意灸至麦皮有轻度充血发红晕为宜。
通过针灸临床治瘧的结果,所体会的经验,首先是认为针灸疗法治瘧是有效的,适合于广大农村厂矿药品缺乏情况下推行,是简单而又经济的医疗方法,其次是病人接受针灸疗法后,稍事休息,即可照常劳动,不误生产,最后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针灸(一般要在未发作前1—2小时进行)为主要关键,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如在发作期施行则疗效不确,甚至无效。
针灸治瘧的原理,可能是由放针灸刺激了种经,通过反射作用使大脑皮层起到了调整的反射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新陈代谢旺盛,可以影响到人体整个生理机能的加强,因此能把瘧原虫原来适合于寄生条件的环境,完全改变为不适合于它的寄生条件的环境,瘧原虫在不适合的环境中,自然无法再寄生了,因而在一切抗体的斗争下自趋于灭亡,这可以说明针灸不是直接扑杀瘧原虫,而是起到间接致瘧原虫死命的作用,故针灸能治愈瘧疾,其理由可能在此。这不过是个人一得愚见,仅提供与先进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
我对针治瘧疾的一点经验介绍
针灸治疗瘧疾,在不少的针灸书籍和报刊杂志等文献里早有详细的记载,这就证明了它对本病有着很高的疗效。我是根据老师的传授和个人的一点心得写出本文的,但还要说明:本文所谈治例大部是在六、七年前处于医疗设备极差的农村中施行的,仅是根据发作的症状,掌握发作时间而进行扎针的,并没有作过化验诊断,所以本文之所谓痊愈,只是指临床症状业已消失、患者自觉业已恢复健康的意思。
1.治疗的时间与经过:瘧疾的治疗我以往是不分类型,只根据患者第二次发作以后,掌握了它的规律性,每以发作前一时半至二时半的时间(平均二时)进行扎针,其疗效最高,大多只针一次即可痊愈,否则在针刺时间过早或过晚那是会影响疗效的。据不全面的统计:二十二例病人当中有恶性瘧4例(多系规则型),间日瘧11例,三日瘧7例。经针刺一次痊愈者13例。二次痊愈者5例,三次痊愈者3例,另外一例经针刺三次 后没有复诊,后果不详。以上治疗,凡在二次以上不愈者绝大部分是因当时对时间的掌握不够准确的缘故。
2.取穴方法与刺激部位:根据师傅经验,本疗法效果既高,而且简单易行,故我在治疗中仍是按照这种操作方法执行。其取穴方法为首先取稻草杆一根(其他软草亦可),测量男左女右之手掌,将草之一端置于掌后横纹中央,再把他端向中指尖端伸引,到中指顶点将余草折断,取手掌之全长为度(如图一),然后再把该草移于脑后颈部,一端附于发际向下量起,至草之他端尽处是穴(如图二),其部位约在第三、四胸椎脊突之间身柱穴部位。
3.刺激方法:在取定之部位用指甲切痕,术者应用酒精消毒,以左手撮起刺点之皮肤,右手持消毒之三稜针(或粗缝衣针)刺之,刺术是速针速起,针后术者用手掌上从大椎穴往下,下从命门穴向上(如图二),对准刺点,各进行重推七次,然后两手于刺点部用力压迫,使之出血,再用消毒之棉球擦去血迹。
这种疗法对瘧疾不但确有疗效,而且效果极好。本疗法单刺不灸,操作简单易行,容易学习,中西医同仁均可试用。尤其施用于农村,则更感方便。取穴位置一定要按上述办法,力求测量准确为宜。该刺点是否确在身柱穴上,老师没有明确谈出,各种文献都不可考,不过为了使大家便于对这个部位的寻求,故略提出大概部位。在治疗方面,我认为掌握针刺时间关系很大,凡于每次发作前二小时施针,疗效最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防水企业索引_.pdf
- 闭式冷却塔使用说明书.pdf
- 防空地下室工程防护.ppt
-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1.ppt
-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ppt
-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3.ppt
-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12.ppt
- 防空防灾知识教案.doc
- 防突规定习题.doc
- 防维保计划.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