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抽查1 放渣前如何检查渣罐不允许有水和潮湿物品? 放渣、扒渣前如何通知炉下人员躲开? 出钢前如何检查钢水罐和渣罐? 抽查2 是否对氧枪的冷却水管层进行打压试漏?(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2.5倍) 对氧气压力如何监测,低于规定值如何处理? 抽查3 电炉的超装量是公称容量的多少? (应不超过公称容量的20%) 抽查4 向料斗裝料之前,是否再次检查原料中有无密闭容器、爆炸物品、有害金属? 如何保证料中不混有积水、冰、雪等潮湿物? 抽查5 转炉、电炉在出钢和电炉送电时有无电工在场监护? 抽查6 连铸机是否有显示拉坯速度、冷却水进出温度、冷却水压力、流量及温度等的声光报警安全仪表? 抽查7 大包回转台有无安全制动装置和发生停电事故时用旋转装置? 大包回转台架有没有旋转角限位? 是否留有事故旋转的余量,由事故按钮控制? 抽查8 煤气回收系统采用哪些防爆措施和泄爆措施 ? 转炉炼钢过程危险源 转炉炉前 粉尘接触限值(STEL) (mg/m3) ≤10 噪声接触限值(dB)≤85 CO接触限值(mg/m3)≤30 高温作业分级 轧钢 轧钢是将炼钢厂生产的钢锭或连铸钢坯轧制成钢材的生产过程,用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根据其断面形状,可大致分为型材、线材、板带、钢管、特殊钢材类。 轧钢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 轧钢系统大量使用煤气易燃易爆气体、各种油类、电气设备和液压设备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存在。 行车故障是轧钢的又一危险因素,例如行车主体与厂房立柱之间挤压伤亡事故,行车装置故障、超重、脱钩也会形成危险。 在轧钢生产、处理故障和检修过程存在机械、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和灼伤。 加热炉的危险源 气体燃料有毒,具有爆炸危险,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液体燃料时,应注意燃油的预热温度不宜过高,点火时进入喷嘴的重油量不得多于空气量。 为防止管线的破裂、爆炸,要定期检验罐和管路的腐蚀情况,储罐和管线回路附近禁止烟火,应配有灭火装置。 轧钢系统的主要危害因素 噪声危害,特别是钢管生产过程的噪声热区超过90 dB(A),冷区超过100 dB(A)。 高温危害,包括加热设备轧件的高温会引发疾病。 毒物危害,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有毒气体,酸洗过程会产生酸雾,对工人健康有危害。 烟尘和粉尘危害,在钢坯修磨、加热、除鳞、轧制、精整和热处理 过程都会遇到烟尘或粉尘。 抽查1 使用煤气的生产区,是否划分煤气危险区域,并作出安全规定? 抽查2 是否对吊具规定安全系数?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多少? 有无钢丝绳报废标准? 抽查3 挂吊人员在使用磁盘吊时,是否检查磁盘,以防脱落砸人? 使用单钩卸车前是否检查钢坯在车上的放置状况? 钢绳和车上的安全柱是否齐全、牢固,使用是否正常? 抽查4 热工作区各个主要操作室(含加热炉、轧机、剪、锯、除磷机等操作室)、吊车司机室、主电室内各控制室,噪声是否不超过90分贝? 抽查5 轧钢车间是否设有完整的消防水管路系统、消防水加压泵站和报警通讯设施? 爆炸危险场所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2) 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3)2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4)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5)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爆炸火灾危险场所 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及 危险程度,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划分 三类八级。 第一类 第一类是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三级: 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 Q—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 Q—3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 第二类 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两级: ??? G—1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场所; G—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 第三类 第三类是火灾危险场所,共分为三级: 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