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地区成岩成矿规律研究.pdf
第 62 卷增刊 地质论评 GEOLOGICAL REVIEW Vo l. 62 Supp.
2016 年 11 月 Nov. , 2016
广西地区成岩成矿规律研究*
苏晓凯 l ,2) ,韦昌山 2) ,申玉科 2) ,梁秋明 3) ,陈显峰4)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桂林, 541003;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南宁, 530031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以及它们的过
关键词z 广西;成岩成矿规律,年龄
波岩石。各岩类、各阶段、各时期、各地区的岩浆
广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其地质
岩又各具特色。
演化独具特色。多类型的沉积建造,多旋回的构造
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组 2 分析方法
成广西绚丽的区域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
本文通过系统收集有关广西各地区的成岩成
源。前人(陈毓川等, 1993; 王登红等, 2004; 蔡
矿年龄数据,并对部分重点区带开展成岩成矿数据
明海等, 2005, 2006; 朱金初等, 2006; 李华芹等,
相关分析测试,对挂北、桂东北、桂东、桂东南、
2008; 梁婷等, 2011;) 对各地区和矿区进行了详
桂西、桂西南地区分别进行了成岩成矿时代统计对
细的测年研究,但是对整个广西地区的成岩成矿时
比,制作广西主要矿床成矿时代频度图 1a、广西岩
代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在全面收集前
浆岩成岩时代频度图 1b ,总结广西地区成岩成矿规
人成岩成矿时代数据基础上,对部分重点区带开展
律。
成岩成矿数据相关分析测试,查清广西不同地区成
岩成矿规律。 3 讨论与结论
1 区域地质背景
由图 1a 可见,广西地区的岩浆岩成岩时代主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睡,是中国重 要集中于 5 个重要时期即: 790 ~a-830 ~a, 410
要的矿产资源分布省、区之一,尤其是锡、鸽、锦、
~a-460 ~a、 210 ~a-250 ~a、 140 ~a-170 ~a 和
铅辞、铝土及锤等矿种,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80~a斗20~ao 五个重要的时期与广西境内重要的
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广西地层发育齐全,沉 构造事件一→对应即: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印
积类型较多,变化复杂,由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共建 支运动、燕山运动早期和燕山运动晚期。 790
立了十二个系和相当系的两个岩群。广西岩浆活动
~a-830 ~a,广西经历了隆升造山,导致扬子陆块
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护理中的应用.pdf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pdf
- 封闭结构三能级原子系统中的压缩和纠缠特性.pdf
-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pdf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严重感染创面皮瓣修复术前的应用观察.pdf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pdf
- 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引入体育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人类神经元钙传感蛋白为例.pdf
- 尖端放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鉴定肺癌的差异性磷脂研究.pdf
- 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学业指导研究.pdf
- 尼·巴依科夫创作和研究中的“满洲主题”——兼论其对我国东北自然研究的贡献与价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