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玩游戏机对儿童身心有何伤害
玩游戏机对儿童身心有何危害
游戏机现今是种极为流行的娱乐玩具。由于其生动活泼的画面、丰富多彩的变化,既能启发人的心智,又能锻炼敏捷的反应能力,若能有节制地使用,应该说是种有益的游戏活动。但是我国立法规定,禁止游戏机房向未成年者开放,目的是为了保护儿童身心健康。那游戏机对儿童身心有何危害呢?据分析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影响学业。由于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游戏机的诱惑力又极大,怕其容易因痴恋入迷而影响学业,轻者把大量课余时间消磨在玩游戏机上,丢下了功课,使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重者干脆弃学逃学,终日泡在游戏机房虚度时光。二是毒害心灵。儿童尚年幼无知,对许多事物缺乏明辨评判能力。游戏机的许多游戏内容夹杂着暴力、色情,很容易使儿童遭受精神污染、毒害心灵。三是引发经济犯罪。长期沉湎于游戏机,经济花费也很可观,仅靠有限的零用钱,是难以满足入迷儿童的金钱需要的。有些儿童还深陷在游戏机的赌博之中,那金钱的漏洞更是无法填补的。在这情况下,常会把原本纯洁的儿童引入到偷窃、诈骗等经济犯罪的歧途上去。四是有损体质。儿童正处在体质上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长时间地玩游戏机,不仅难有全面的体质锻炼,还给有些组织器官带来严重的伤害。如视力会明显下降,手指易患腱鞘炎,脊柱弯曲变形等。从新闻曝光中我们也可获悉,许多游戏机房拥挤杂乱、空气混浊,呆在里面会出现脑缺氧。可见游戏易给儿童带来诸多危害,家长必须注意给予制止。
专家研究结果,长时间就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很可能导致其死亡。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凝成块在血管内流动,最终堵塞肺动脉当场引发“肺血栓栓塞症”。 韩国国立研究所法医李虎博士,于2002年10月份专门研究了在网吧玩游戏而死亡的某一男子(24岁),化验结果表明该男子是患“肺血栓栓塞症”而死亡。 李博士在某媒体刊登了有关“长时间使用电脑,可引发肺血栓栓塞症的案例”,该论文在全世界首次发表。 韩国医生学会特此建议,为了提醒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们,有必要在电脑上张贴提醒性文字,并把它当成义务。有关义务化提案,已递交到相关部门。 韩国医生学会发出健康忠告,为了防止“肺血栓栓塞症”最好每隔1小时做适当的活动。
上网玩游戏的危害
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
病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她介绍,今年以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心理门诊咨询和治疗的“网络病”患者已上百人,其中40%左右是高中生和大学生。 上网成瘾如同吸鸦片 反正上网不好原在广州某中学当教师的秦先生,今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60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秦先生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光荣史”:有一次在“联众网络游戏世界”里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竟上了瘾,常常整晚整晚地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致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给忘了!被开除后的这几个月,秦先生也没有去找工作,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就戒掉,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了一会儿,秦先生叹了口气:“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储莉介绍说,凡痴迷网络者,就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否则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定。由于对网络生活的过分迷恋和依赖,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变得孤独而不合群,不想寻找职业,个人财政濒临破产。 三成网虫患“互联网狂躁症” 近日,一位家长向记者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据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不知为何上了网后就变得脾气很躁。 储莉分析说,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狂躁症”。她介绍,病症起因于访问特定网站遭遇“交通阻塞”,或是在没有网址的情况下搜寻特定信息耗费大量宝贵时间等等,造成上网者情绪狂躁。近期一项对5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表明,1/3的人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另一项调查表明,83%接受调查的网络管理员表示,用户经常会因电脑或网络出现问题而导致暴力行为,如摔坏键盘和鼠标,损坏显示器等。由于情绪高度紧张,长此以往,人们极易失去自信心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内分泌亦会失去平衡,严重者会导致精神抑郁症和心脏病。 高校多见“盖茨崇仰症” 广东某高校在计算机系毕业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64%的男生在“理想工作”一栏中选择的是: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行业巨头。中山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系学生黄君说,盖茨奇迹般地成功让青年学子找到了榜样,他们不甘于像父辈那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财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包括非计算机系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上网上,他们对学习、对学校活动不感兴趣,个性高傲、乖僻,有个别同学还学习盖茨要中途退学创办个人网站。心理学专家把这些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