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名校里的中国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名校里的中国人——分析化学篇 By 天道留学顾问 Melfice Chen 记得大学刚上定量分析的时候,老师就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们分析化学号称化学的眼睛,在化学领域它是如何又如何的重要,然后无数眼里闪着小星星的小傻冒们就此被骗上了分析化学的贼船,比如我…等到进了研究组开始了科研,再等到开始了申请才知道敢情老美其实是独眼龙来着,并不太把这双眼睛当回事,无数牛校压根就没设分析化学。再一看期刊,分析化学最牛的Anal.Chem影响因子5.5左右,看似不低,不过跟有机化学的老大JOC一比,才刚达到人家的腰…不过无论怎样,每年还是有无数抱着拯救中国分析化学事业,甚至拯救世界分析化学事业幻想,不对,梦想的学弟学妹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额,其实是康庄大道。今天,我就做一会Charon (不知道Charon是谁的请自行查阅希腊神话或者查阅圣斗士),以期指引诸位在彼方找到同伴。 我们的第一站是北卡教堂山(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全美分析化学第一的名校当然不会浪得虚名,只不过第一眼过去七个group构成的分析化学所就faculty而言还不及北大的一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骑当千?再仔细一看没有一个黄皮肤的… 还好这两位教授手下留情,终于还是万白丛中一点黄,留下了一点苗子: Royce Murray,这位老先生玩的是电分析化学还是AC的主编,看来他一定和Bard很熟…所以同时套他和Bard的奖品大概就是拒信两封了…从group的照片上看,黄种人占了一小半,应该会有大陆过去的,所以,搞电分析的不妨试试。额,你说他还做sensor,不过你有见过国外的分析教授不做的么? 另一位就是咱们校友周金生所在的Mike Ramsey教授了,这个组是做微流控和nanofluids,所以搞微流控的师弟师妹们就不要放过我们可爱的周同学啦,套死他吧。最后,我挺纳闷为啥我在分析所的时候就没看到金生你出没过呢? 之后, 就应该轮到伟大的Purdue的,分析化学的万年老二,挺惨,faculty比北卡多了不少,牛人也不比北卡差,怎么这么多年了就是干不过呢?系主任应该反省一下了… Purdue分析的中国教授就有三人: Ji-Xin Cheng:副教授,中科大毕业的,他的研究组里全是中国人(好吧,我承认其实有一个老美的),想来组里的交流语言都大概是普通话吧?看这情形,中科大的同学就奔这里去吧,最后提一句他做的是nonlinear optical (NLO) microscopy,偏向于生物物理方面… Chengde Mao:副教授,做的主要是纳米科技与生物化学交叉的那一套,因此PCR那一套会做的同学欢迎,AFM会做的也欢迎,另外他是北大毕业的,所以校友们不要放过了,李老师手下的和张老师,赵老师手下的都不妨一套…最后提一下此人的publications:Nature,PNAS的都有…牛吧? W. Andy Tao:还是副教授…他做的是质谱分析和蛋白质组学,这个人没在中国读大学,所以校友这层关系就不要想了,还是按照他的研究方向老老实实套吧。这人组里中国人占了一大半,又是可以练习中文口语的好地方。 Iowa State University综合排名不行,不过好在化学排名挺高(36),看样子是王牌系了,分析化学可以排进前5,王牌系的王牌专业,可以分不少科研经费吧?faculty13人,北卡的小两倍…怎么做到的,全美第一?中国教授四人,越来越多了… Yan Zhao: 因为做sensor,很不幸的也被归到了分析区,此人绝对是做有机的,诸位分析的就不要掺和进去了,否则肉什么打什么可就惨了。他是兰州大学毕业的,所以兰大的同学们不用我说什么了吧? Ning Fang:厦门大学毕业,少见的国外做分析方法开发的,当然同时也做各种显微镜分析,毛细管电泳分析,感觉是属于做冷门方向的教授,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很强,估计本校的学生多数会走这里,外校的找他可能有点悬。 Mei Hong:在美国读的大学,没有校友空子可以钻,好在别人也没得钻,peptide方向的科研感觉这几年没这么热了,不过也没冷下来,做的人还是不少,她的话物化,生化,分析兼而有之,所以三个方向的同学都可以套套,物化的同学希望大点,因为偏向物化的多一些。 Victor Shang-Yi Lin:这位来自宝岛台湾,当然也算中国人…虽然套磁跟外国人没啥区别,他是台中的,台中说不上蓝还是绿,所以他也说不上,但愿不是绿营的吧,不然咱也别套了。 UIUC, 大众情人校,每年从中国大陆卷走一票学生,牛的不牛的都喜欢申上一把。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