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疣梭子蟹简介: 三疣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是太平洋西岸的一种温水性蟹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海峡以北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朝鲜、韩国、日本等海域。自20世纪50年代起, 国内外学者相继对三疣梭子蟹生活习性、生理生化、胚胎发育、高产养殖等进行了研究。1981年被列为我国海洋水产养殖对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疣梭子蟹的大规模育苗和养殖在我国逐渐推广,目前三疣梭子蟹是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洋经济蟹类。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征: 三疣梭子蟹背面呈茶绿色,螯足及末对游泳足呈蓝色。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甲梭形,表面稍隆起,覆盖有细小颗粒。 额缘具有4个小齿,前侧缘具9锐齿,末齿长刺状。 头部附肢包括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附肢包括3对颚足、1对螯足和4对步足。 腹部位于头胸甲腹面后方,覆盖在头胸甲的腹甲中央沟表面,俗称蟹脐,雄性尖脐,雌性团脐。 腹部7节,雄蟹腹部附肢均退化,只存第一和第二腹节的附肢特化的生殖器,第一腹肢特化为雄性交接剌,第二腹肢特化为雄附肢。雌蟹腹部附肢4对,位于第二至第五节腹面两侧,形状相同。 ?昼伏夜出:三疣梭子蟹有昼匿夜出的习性,多在夜间取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食性为杂食性,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鱼、虾、乌贼等。此外,也摄食动物尸体和幼嫩海藻。螯足捕获食物后送至口边,在第二步足指尖捧托下,将食物送至第二颚足把持,由大颚切碎和磨碎,第一和第二颚足护住小型食物,以防流失。 ?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渤海三疣梭子蟹是一个地方性种群,越冬后,在4月上、中旬开始生殖洄游,主要游至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浅水区河口附近产卵;12月初开始越冬洄游,游至渤海深水区蛰伏越冬,越冬期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越冬场几乎遍及整个渤海中部20-25m软泥底质的深水区。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投喂:三疣梭子蟹为杂食性贝类,它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三疣梭子蟹 目录 简介 1 生物学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繁殖习性 4 种苗生产 5 日常管理 6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 ?在渤海,7-8月为越年蟹交配的盛期,9-10月,为当年蟹交配的盛期。渤海三疣梭子蟹的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4月底5月初出现一次高峰。 ?受精卵经20d的发育, 孵化散仔。一个产卵期内,三疣梭子蟹可排卵1-3次,属多次排卵类型。 ?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经历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两个阶段,蚤状幼体分为四期。当水温为22-25℃时,幼体发育时间为15-18d,其中蚤状幼体阶段为10-12d,蜕皮4次,变态为大眼幼体,5-6d后,再蜕皮1次变态为第Ⅰ期幼蟹。 种苗生产 (1) 苗种选择 从无污染,水质好,各种理化指标同养殖池接近的水体中选择成活率较高的蟹苗,即体质健壮,活力强,不易抓捕,躯体完整,步足齐全,无损伤。 (2) 放苗时间 选择优质蟹苗在 5 月中旬~6 月上旬放苗,同一养殖池放同一茬苗,减少因大小不均而自残现象的发生,提高成活率(王树海等,2006)。 (3) 放苗密度 梭子蟹放养密度可根据池水深度、气候、环境条件、放养形式、饲养技术及计划产量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过密容易发生互相残杀,过稀则影响效益。 (4) 放苗温度 一般情况下,池水温度须达到 18 ℃以上,日温差小于 8 ℃。放苗前要进行试水,即先用少许池水进行蟹苗试养,确无问题后再放苗。育苗场与养殖池的水温差要保持在 5 ℃以内,最好控制在 3 ℃以内,如温差过大,蟹苗可在育苗场提前降温,或在放苗时向育苗袋添加适量养殖水,使温差降到 3 ℃以内,然后放入池内。 日常管理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