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doc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记我所认识的林兰英院士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王阳元
我第一次认识林兰英是42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的学生。就在1958年,当时五校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半导体专业,又一次特邀林兰英先生到北大外文楼103教室做“半导体材料”的专题报告。那时林先生刚从美国回来不久,她的讲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虽然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一些生动的内容我至今记忆犹新。
林先生与黄昆先生、王守武先生、谢希德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是我们的老师。他们为我国半导体事业和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垦了一片沃土,培育了一批人才。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在林先生的科学生涯中,曾经并且继续保持与发展着诸多“第一”的记录;
1958年,在林先生的直接参与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室拉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根硅单晶;
1961年,由林兰英作为负责人,组织设计加工的我国第一台开门式硅单晶炉面世,并与1962年拉制出第一根无位错的硅单晶;
1962年,砷化镓单晶又由林先生和她的同事们拉制成功;
70年代,她又率领半导体所材料室的同志们研制成功高质量的硅和砷化镓外延材料;
80年代,林先生开创性地提出在太空微重力条件下拉制砷化镓单晶问题,为了落实这一计划,当时已年近古稀的林先生,却像一位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在不同部门的几个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最终于1987年在我国第九颗返回式人造卫星上研制出了第一块高质量低缺陷的砷化镓单晶。从而有人把她称为“太空半导体材料之母”。
90年代,林先生又积极推动北方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的建立和建设。将高等学校中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和中科院微电子研究中心与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研究部门联合起来。她把李志坚院士、吴德馨院士和我找在一起说:“我并不是直接搞微电子的,是搞材料研究的。但我为什么要积极促成这件事呢?是因为微电子产业和科学技术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不在我们手里把它搞起来就会愧对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我就会死不瞑目!”每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而感到信心不足时,林先生总是勉励我们说:“我都70多岁了,你们与我比起来还是年轻小伙子呢?怎能泄气?”78岁那年,她的肺部作了一次切除十分之三的切除手术,术前讨论,她要求外科专家保证她术后再有10年时间健康地工作,否则她不同意手术。专家给她下了保证。但同时又要求她在术后一年内静养不能工作。这是因为她给自己确立了10年的战略,要在今后10年内在集成电路、空间应用和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三个方面做出新的贡献。医学专家答应保证林先生的健康,但林先生却没有遵守医生的规定,病还未好,就把我们找去谈工作,谈北方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组织北方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建设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但现在多个单位之间已初步联合起来,有所分工、协调和配合,正在也将不断地为我国微电子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今年已八旬的林先生,依然年轻,他思想敏捷,干劲十足,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里仍然十分活跃。他不仅从事GaAs材料的产业化,为此在1999年夏季高温季节里亲自带队到总装备部落实相关措施;她提出要开展SiC、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制;她还积极倡导开展异质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的生长与研制;随着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的开展,她又多次倡议联合申请项目,她特别提出建立新的高温材料的生长技术。
拼搏、追求、创造、攀登是她的生命动力,她今年已80岁高龄了,但仍每周一、三、五到半导体所上班,处理科研工作事物,周二、周四还要抽出时间会见、参加会议。
今年春节前夕,林先生还为了一个课题的具体内容亲自打电话给我,要我所有关的课题负责人去直接找她,由她来具体主持研究工作的进度和协调问题。林先生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因为她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难怪医生说她心脏的生理年龄只有60多岁。
林先生在学术上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但在日常生活中,她却又是一位亲切、温馨、无微不至关心他人的长辈。每当她找我们到她家谈工作是,她知道我喝水比较多,她就早早地准备好茶水,还嘱咐她的侄媳妇说:“你多冲一壶茶水,等会儿王阳元要来,他爱喝茶。”有事林先生还专门传授我们如何养好水仙花的经验。
今年是林先生82寿诞,我们要学习她顽强搏击人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学习她将自己一生奉献给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情操;并祝愿她永远年轻。
注:作者王阳元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教授
(摘自《林兰英院士科研活动论著选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