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课件

蔬菜重要鳞翅目害虫之生物防治 摘要: 蔬菜常见鳞翅目害虫 危害蔬菜的鳞翅目害虫常以幼虫危害严重,成虫则以露水和蜜露为食;卵堆产于叶表面;幼虫以咀嚼式口器直接啃食植株及幼嫩部位;蛹大多在土壤里化蛹,部分于叶表。以下介绍福建地区内常见的鳞翅目蔬菜害虫。 纹白蝶 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一种常发性害虫,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偏嗜十字花科蔬菜,其中较喜好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也可危害其他植物,如莴苣、苋菜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触角棒状,体灰黑色,前后翅均为粉白色,雌蝶翅顶角有2个显着的黑色圆斑,雄蝶仅有1个显着的黑斑。 卵:瓶状,高约1毫米,表面具纵脊及横格,初产卵白色,后变橙黄色。 幼虫:共五龄,体青绿色,腹部绿白色,背线淡黄色,体表密布细小黑色毛瘤,上生细毛,沿气门线有黄色斑。 蛹:纺缍形,长18~21毫米,中间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体绿色或棕褐色,多固定于叶背。 生活习性: 成虫喜于日间活动,产卵于叶表及嫩梢,卵成橙黄色子弹状。幼虫为淡绿色,以十字花科蔬菜为食,取食自叶缘啃食,幼虫族群密度高时,经常讲叶部啃尽导致植株无法生长。年发生代数从南到北,由广州的12代至东北的4~5代,除南方的广州等地无越冬现象外,其余各地均以蛹越冬。纹白蝶通常于九月至十月、以及二月至五月成虫田间羽化率较高。 (3)药剂防治.苏云菌杀虫剂,在鳞翅目害虫低龄期(3龄前)600—800倍液叶面均与喷雾,选择在早上或晚间施药效果好。 二、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称黑虫,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一个物种是一类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危害寄主相当广泛,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包括瓜、茄、豆、葱、韭菜、菠菜以及粮食、经济作物等近100科、300多种植物成虫 体长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呈波浪状、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所以称斜纹夜蛾。 卵 扁平的半球状,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暗灰色,块状粘合在一起,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 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胸部多变,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冬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 蛹 长15-20毫米,圆筒形,红褐色,尾部有一对短刺。该虫年发生4代(华北)~9代(广东),一般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田基边杂草中越冬,广州地区无真正越冬现象 (1)农业防治①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②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点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柳枝蘸洒500倍敌百虫诱杀蛾子。 (3)药剂防治.苏云菌杀虫剂,在鳞翅目害虫低龄期(3龄前)600—800倍液叶面均与喷雾,选择在早上或晚间施药效果好。 三、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主要危害葱、豇豆、蕹菜、萝卜、白菜、莴笋、甘蓝、四季豆等作物,以百合科葱类危害损失最重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一年发生6~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叶菜类威胁甚大。 (3)药剂防治.苏云菌杀虫剂,在鳞翅目害虫低龄期(3龄前)600—800倍液叶面均与喷雾,选择在早上或晚间施药效果好。 四、小菜蛾 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3)药剂防治.苏云菌杀虫剂,在鳞翅目害虫低龄期(3龄前)600—800倍液叶面均与喷雾,选择在早上或晚间施药效果好。 五、豆荚螟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荚为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结一白色薄丝茧,从茧下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空吴,也可为害叶柄.花蕾和嫩茎 豆荚螟每年发生代数随不同地区而异,广东、广西78代,山东、陕西2~3代。~翌春,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种豆科绿肥作物上产卵发育为害,一般以第2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