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化.pdf
第35卷 第3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 Vol.35 No.3
2016年 6月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un. 2016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赵利利 ,孟 芬 ,马才学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 基于DMSP/ OLS夜间灯光指数和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构建人居指数,模拟武汉市2000,
2012年人口空间分布。 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时空角度分析2000—2012年武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规
律。 结果表明:① 利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可快速准确模拟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 ②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有向武
汉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具有“中间高周围低”的特征。 ③ 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根
- -
据局部自相关分析,“高 高”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武昌、硚口、江汉、江岸等中心区,“低 高”类型区主要出现在江河流
-
域附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分布的“高 高”类型区扩大,表明武汉市人口在向中心城区聚集的过程中远城区也形
成了相应的人口集聚中心。
关 键 词: DMSP/ OLS夜间灯光指数;SPOT⁃VEGETATION逐旬NDVI;人口空间格局;空间自相关;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K90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16
[13]
0 引言 展在时空上的演变,用于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 。
2000—2012年,武汉市由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 城市跃居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表
[1]
集聚程度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 。 开展城市 现活跃,其中心地位及辐射带动作用促使人口数量和结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协调城市人口、经济、社会、 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该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
[2]
环境等问题的基础 。 传统意义上我国常用的城市人 及演变对于揭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促进
口信息的获取方法有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抽查等,此种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行政区界的人口统计数据难以与其他地理信息边 本研究基于2000,2012 年武汉市分区人口统计数
界相匹配,不利于人口数据与其他信息数据关联进行综 据、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DMSP/ OLS 夜间灯光指数、
[3]
合分析 。 且利用该数据进行人口分布分析时,其精度 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借助ArcGIS 10.0、
只精确到行政区域,不能反映人口的实际分布。 ENVI5.0 等工具,采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实现了
现有研究表明,城市人口密度空间信息提取方法能 武汉市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
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城市人口密度空间模拟的方法 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武汉市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规律。
[4] [5]
有: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 、地理 相比传统意义上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66.2-2018 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docx VIP
- 技术服务措施及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博营销【文献综述】.doc VIP
- 2021钻床工考试-初级钻床工考试(精选试题).doc VIP
- 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pdf VIP
- (铁总计统〔2017〕17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VIP
- 深圳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大朗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pdf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创新与实施.docx VIP
- 大航海时代OL陆战技巧学习指南.docx
- 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区直流电缆敷设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