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pdf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pdf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26卷第 1期 JOURNAL0FARcHITEcnjRALEDUCATIONININS~TUTIONS0FHIGHERLEARNING V0l_26No.12017 41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6.06.009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杨世忠,邢丽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41—4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思路 杨世忠 ,邢丽娟 (青岛理工大学 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摘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 化专业培养计划修订为基础,从培养 目标、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行探讨,探寻满足社会需求、专业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需求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41-0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自教育部2006年设置以来,从试点的目录外专业到 2012年归属于土建类的目录内专业,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到 目 前为止,全国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高校已达 7O余所。可以看到,该专业 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各高校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 业人才。但是,由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各高校的建筑电气 与智能化专业基础各有特点,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一直以来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以青岛理工 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为基础,探讨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的改革思路。 一 、 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等院校设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之前 ,部分高校就已设立了该专业 或方向。如2000年高等职业教育就已经有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方向;或者有的高 校在已有专业下设置智能建筑方向,如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从教 育部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后 ,首先是有建筑背景的高校设立该专业,然 后其他高校逐渐跟进。各高校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基础各不相同,开 设该专业的高校大多以自动化、电气工程及 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 空调等专业为基础。由于 自身的基础不同,各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侧重点 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也造成了培养模式各有特色,因此每个高校 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定的基本学分要求不相 同,课程安排和实践环节的安 排也有所不同。从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筑行业运行状况来看,智能建 筑还未发展成独立学科 ,其培养模式、学科体系等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_1J。 收稿 日期:2016—05—14 作者简介:杨世忠 (1973一),男,青岛理工大学 自动化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副教授,博士,主要 从事建筑智能化、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和研究 ,(E—mail)yszxlj@126.tom。 42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 26卷第 1期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