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祠堂建筑文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徽州古祠堂建筑文化研究.pdf

第 32卷 第 1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I.32.No.1 2017年 03月 J0URNAL0FXD GTAII RSITY Mar.2017 徽州古祠堂建筑文化研 究 谭 陶,张永茜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蚌埠 23303O) 摘 要:徽州古村落古祠堂具有独特的整体布局、设计和 内部装饰 ,是徽州文化的见证,体现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内 涵,承载 了徽州文化思想。主要阐述徽州古村落祠堂的建筑规划和文化特征,介绍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剖析徽州祠堂的 建筑结构,重点解析徽州祠堂中的古戏台的结构和建筑装饰。 关键词:徽州祠堂;建筑结构;古戏台;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7)01.0158.04 经过宋代程朱理学的思想渗透 ,徽州古村落 直系亲属祭祀近祖的场所。 “家祭”就是将家祠安 形成 了 “无村不宗族、无宗族不宗法”的宗族组 放在正厅,设置四个龛,方便在 日常生活中随时 织观念,将祠堂族长的族权地位和权力扩大到最 可祭拜祖先。如西递的追慕堂、南屏的慎思堂等 大,将祠堂、宗谱、族 田关联起来,利用祠堂这 都是家祠。 一 宗族圣殿,祭祀祖先以及先贤;执行宗族重大 徽州古村落祠堂总体建筑形制为:血缘关系 事件;进行伦理道德的规范和教育;彰显家族的 最近的族人环绕着 “家祠”修建住宅; “家祠” 荣耀;教育子孙后代等。利用在祠堂举行的各种 及其相关建筑以 “支祠”为中心环绕林立; “支 宗族活动来宣扬宗法思想和宗族观念,是维系宗 祠”簇拥着 “宗祠”及其相关建筑。徽州古村落 族的团聚,是宗族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 的宗祠在村落布局规划上处于中心和重心的地位, 徽州古村落经过世代宗法统治的积累,通过了一 是整个村落建筑群的核心所在,在建筑形制上也 套严谨的宗法制度,形成了徽州地区特有的宗族 是最高等级的。从种种表现上说明徽州人对宗族 文化。 礼制的推崇和重视,世代影响着徽州族人尊祖敬 一 、 祠堂建筑规划 宗、崇尚孝道。家祠、支祠和宗祠在地位和形制 徽州古村落祠堂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一 上的递进,形成了隶属和统领的关系,巩固了宗 方面是宗族权力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是宗族凝 族血缘关系和宗法组织,加强了族人的凝聚力。 聚力的展示。徽州祠堂作为封建宗法制度和族权 徽州古村落的宗祠多为大型建筑,规模宏大, 自治的建筑外向表现,将宗族血缘关系得 以控制, 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族人将支祠也建立较大的建 成为宗法制度意识的社会基础,相对的来刺激和 筑,而家祠相对是最小的。宗祠有着非常讲究 强化祠堂建筑的规模化,使之成为整个宗族最重 的选址,往往居于村落中重要的地段,有的建 要的建设工程。 在村 口,有的建在村落中心显著的位置上。如黄 徽州地 区据历史记载拥有大小规模 的祠堂 山旌德县江村的傅公祠便位于江村的要塞,位置 6000余座,徽J11祠堂 由 “祠 ”和 “堂”组成 。 十分突出, “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 “祠”是指 “奉先有祠”,是祭拜先祖或先贤的地 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 口”l【1,占尽了好山好水 方; “堂”是指族人生活、活动的封闭空间。其 好地势。 中 “祠”包括 “宗祠”——早期的祠堂主要是达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