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近代建筑风貌特征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徽州近代建筑风貌特征研究.pdf

理 论 广 角| | | 徽州近代建筑风貌特征研究 刘仁义 裴鹤鸣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2 ) 摘 要 徽州近代建筑风貌可归纳为“徽式”、“西化”及“徽化”等特征。本文针对近代徽州地区“西化”和“徽化”建筑 的风貌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其形态特征与传统徽州建筑风貌特征的差异,进而总结徽州近代建筑的风貌特征在中西文 化融合过程的演进,以期为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徽州 “西化” “徽化” J59;TU-86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0 引言 徽州近代建筑是指徽州地区建造时间在历史学所界定的 近代时期,即1840 年至1949 年期间建造的建筑。徽州近代 建筑反映了徽州地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社会发展 , 的时代特征是徽州社会近代化的直观体现。而且,徽州地区 位于中国内陆,较于大部分开埠城市近代建筑有其扎根地域 文化所表现的特殊性。因此,徽州近代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 地域性特征。 福州大学的朱永春先生在《徽州民居》一书中将徽州近代 1 图 :近代传统徽式建筑主入口立面虚实比 建筑分为了三类,一类为“徽式”建筑,其建筑风貌延续了传统 民居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传统徽州建筑的风貌特征;另一类为 “西化”建筑,其特征是在徽州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建 筑元素,但整体建筑仍然体现出了较强的徽州建筑风貌特征; 第三类为“徽化”建筑,其特征为整体上学习西式建筑,同时吸 收了徽州建筑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其建筑风貌已经基本偏向 西式风格。其中,“西化”和“徽化”两类建筑出现了近代化的特 征,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过程,因而是徽州近代建筑 2 图 :近代西化建筑主入口立面虚实比 中应当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近代时期徽州地区 表着建筑的开放性和相对开窗面积提高,建筑整体的封闭性 “西化”及“徽化”建筑的风貌特征,将其与徽州传统建筑进行对 降低,这反应在建筑功能上便是采光通风的效率提升,而传统 比,比较其差异,总结徽州建筑在近代时期风貌特征的变革。 徽州建筑的采光通风主要依靠天井空间,因此徽州近代西化 1 西化建筑的风貌特征 建筑对于天井空间的需求逐渐降低,天井逐渐趋于闭合,如宏 徽州近代西化建筑体现了近代时期徽州建筑对于西方建 村镇刘宅及旌德江村黯然别墅便是闭合了天井。 筑文化表面及局部的模仿。这一类建筑的数量不多,具体案 1.2 有序性 例有黟县南屏小洋楼、南薰别墅、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婺源 4 传统徽州建筑的立面主要有 个元素,即门楼、洞口(门洞、 县豸峰村涵庐等十余栋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西化建筑沿 窗洞)、屋顶、马头墙。而且,这些元素的数量也是相当少,这样 用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建筑体量并没有较大 就使得整个建筑立面相当简洁,变化较少。建筑立面主要由黑 改变。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