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题课件
一.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 8.本诗“呜不住啼大更静”一句与干籍的“呜呜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8—9题。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行香子 ? 七夕????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蛩:qióng这里指蟋蟀。??槎chá :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8.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5分) 9.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6分) ④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 ⑤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1、2、3点每点3分;4-5点每点2分。) 五.满江红①??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8.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6分) * 为避喧嚣筑屋在东村,青山深处升起缕缕炊烟.怎会嫌弃茅屋的矮小?打扫干净土床也可以醉卧而眠。鸟鸣不息更显幽静,因为地处偏僻花开时节偏晚。隔着山泉与数亩良田 ,远远看去柔美的翠竹姿态万千 。 都是反衬(以声衬静)(1分),以鸟的鸣叫(1分)反衬环境的幽静(1分)。 观点一:更喜欢“鸟不住啼天更静”。1)语言平易,明白如话。2)以天为背景,比王籍的诗意境更为开阔。 观点二:更喜欢“鸟鸣山更幽”。1)语言更加凝练。2)幽雅含蓄,意蕴深远。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 1)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 2)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 3)颔联表现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4)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嶂的风采。 8.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答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借景抒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