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金子岭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剖析.doc

全州县金子岭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州县金子岭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剖析

全州县金子岭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 陈凯 摘 要:本文从全州金子岭矿区成矿的基本特征入手,提出矿山近期、中远期找矿有利地段。 关键词:矿山地质 成矿模式 找矿预测 矿区简介 全州县金子岭矿区位于全州县大西江镇境内,目前由桂林昊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探矿证面积31.58平方千米,已办理采矿证面积2.51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0°57′0″—110°0′0″,北纬26°12′0″—26°16′30″;矿山距大西江镇3.5千米,距全州县城38千米,有公路通往县城,县城有湘桂铁路和铁路动车,公路有322国道、泉南高速和厦蓉高速相通,交通较方便。 根据矿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民窿的采矿情况,矿区用坑探方法进行探矿,以探采结合方式进行勘探开发,矿山采用平峒—盲斜井进行开拓和探矿,井口标高海拔330米,平峒长度800米,巷道断面2.4×2.6米2,330米以上采用斜井上山进行开拓探矿,330米以下采用斜井下山进行开拓探矿,斜井倾角:28°,断面:2.2×2.4米2和1.9×2米2,中段高度40米,勘探线间距50米。 通过几年的勘探,初步查明矿区的矿产资源情况,发现含矿脉带4条以上,已圈定矿体3个。通过矿产资源估算,获得铅锌资源量(333+332)矿石量90多万吨,矿石平均品位:Pb+Zn6.6%,矿体平均厚度3.4米。目前已建成采选矿石生产能力200吨/日及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有色金属矿山。 地质概述 1 区域地质情况 区位于的桂北隆起北东段,越城岭褶断带北东端,为一向西突出的南北向弧形构造带。构造运动强烈、构造样式复杂多变,褶皱、断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 区内出露地层有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奥陶系由浅海相的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组成,为海退情况下的一套沉积物,岩性较稳定。泥盆系在区内广泛分布,按岩性、岩相的特点可分下、中、上统,下统仅在南部有少量分布,中、上统出露较全,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于下古生界或加里东花岗岩之上。石炭系出露岩性为灰岩夹泥页岩、紫红色砂页岩、厚层状灰岩,与下伏泥盆系呈整合接触。其奥陶系黄隘组(O1h)为本区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页岩。 区断裂极为发育,而以印支期断裂为基础,尔后构造运动,大都是利用和改造以前的断裂,使之具有多期活动的复杂的特点。区域性大断裂主要有紫花坪断裂,呈NNE向,从本区北西侧通过,纵切越城岭岩体,倾向NW,倾角70—8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强烈硅化,并形成数十米至数百米宽的动力变质带,发育次级带和入字形断裂,在其下盘花岗岩中见有近东西走向扭裂,为燕山晚期新华夏系第二期的产物。多期活动的复杂断裂带主要有F1、F3、F4、F5、F6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龙水——大西江向斜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层间挤压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区域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已发现的矿种有铅、锌、铜、锡、钨、钼、铀、煤、陶瓷粘土等9种,从矿产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铅、锌、钨、锡、铜、钼、铀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及其周围地区。在本区域内,钨、锡、铜、铅、锌、钼、铀、煤、陶瓷粘土等具有工业价值及找矿远景,尤以铅、锌、铜、钨、锡等经济价值最大。区内矿种多,矿床成因类型复杂,以内生热液型矿床为主,次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及冲积型砂矿床。 金子岭矿区位于龙水—大西江复式向斜西翼。地层呈单斜构造,岩层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30~60°,局部受断层或小褶皱影响,岩层走向稍有扭动。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下统升平组(O1s)、黄隘组(O1h)、东岗岭组(D2d)信都组(D2x)。 矿区断裂较发育, 较大的断裂有南北向的F1,F2为北西走向,与F1形成共扼的一组断层,并派生出次级北北东向及北东走向的F3、 F4两组断裂,在F3、 F4这两组断裂的有利部位形成铅锌矿体。 岩浆岩在本区西部大面积出露,组成越城岭岩体(γ3)。越城岭岩体的主体为加里东期。主要岩性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中细粒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及条纹长石,粒径0.7—2.5cm;基质为具有中细结构的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局部含电气石。岩体中部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局部少斑,斑晶为斜长石。 沿岩体东侧边缘有燕山期小侵入体(γ5),其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细粒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白云母组成,粒径小于0.2mm。花岗斑岩中斑晶以石英为主,少量为长石斑晶,斑晶粒径0.3—1cm。 围岩蚀变简单,均为气化热液蚀变,主要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部分白云岩化及石英重晶石化。 硅化、绢云母化:区内硅化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F1 F、F、F断裂带及两侧,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往两边逐渐变弱,与未硅化岩石呈递变接触,界线不明显。硅化岩石呈灰—灰白色,比未硅化岩石颜色较浅,比较致密坚硬。可见有石英细脉穿插。镜下可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