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阅读复习题 第五单元: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蔽林间窥之 ( 偷看 ) (2)稍出近之 ( 渐渐 ) (3)以为且噬己也( 咬 ) (4)益习其声 (逐渐或更加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老虎于是很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花之君子者也 (3)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 2.翻译句子。(6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分) 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4.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分) 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庄重) (2)香远益清 ( 更 ) (3)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 (4)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7.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分) 起衬托作用。菊虽高洁,却有躲避现实的缺点,牡丹虽华贵,却是势利小人追逐的,“予独爱莲”,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8.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分) 10.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3分) 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 11.文中提到的三种花,你喜欢哪种花?为什么?(2分) 第一单元: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