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精巧管理

三、马铃薯/玉米-大葱立体种植模式 带宽130cm,其中40cm为沟宽,90cm为床宽。在90cm的基础上床顶宽70cm,覆膜播种两行马铃薯,在行距40cm,株距40cm,种1垵玉米,留双株,马铃薯收获后栽两行大葱。 马铃薯4月初栽完,小行距35cm,株距25cm。玉米4月下旬播种,垄距40cm,亩保苗3000株。马铃薯7月下旬成熟后栽大葱,行距45cm,株距3~4cm,亩保苗2500株。 2、栽培技术 (1)精整地保投入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实行秋翻秋耙整平土地,亩施优质农肥4000kg后做床。 马铃薯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0kg、尿素7.5kg、硫酸钾7.5kg;玉米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0kg、尿素5kg、硫酸钾5kg。 (2)精巧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初花期、盛花期、块茎期各灌水一次。 玉米三叶期定苗,6月下旬亩追尿素5kg,主要追三类苗。7月上旬亩追尿素15kg。7月初用杀螟灵一号或赤眼蜂防止玉米螟一次。在玉米授粉未干樱时,把下部叶片打掉,便于通风透光。在玉米果穗黄皮时,只把棒三叶留下,其它茎上叶片全部去掉,以利于大葱生长。 大葱管理: 大葱在栽前用敌百虫浸根防地蛆,缓苗后用百菌清500倍液防止大葱紫斑病。大葱缓苗后灌水一次,8月上旬结合灌水亩追尿素10kg。 3、效益分析 四、春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模式 1、种植规格 每小区6 厢,厢宽80 cm,燕麦和马铃薯各3 厢,相间分布。 马铃薯种植方式为平作,行距40 cm,株距25 cm,播种密度6 600 穴/666.7m2 燕麦每厢种3 行,种量10 kg/666.7m2 , 种植方式为条播。 燕麦又名铃铛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高寒地区。近年来,随着人工草地的建立,燕麦开始在牧区大量种植,发展很快,已成为当地枯草季节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华北地区的奶牛场也种植燕麦作为青饲料和青贮原料。还有一些饲草企业大量种植燕麦草,在出穗后至乳熟前期收割,调制成干草,打捆以后出口国外或供应给养殖企业,效益很好。 2.栽培技术要点 试验地于4 月中旬翻耕,耕作方式为机耕,耕深30 cm。耕地时在试验区均匀撒入农家肥和化肥。农家肥和N、P、K 化肥各自施用量12 m3/hm2 150 kg/hm2、200 kg/hm2和150 kg/hm2。 头茬燕麦收割后翻耕,然后起沟条播第二茬燕麦。 第二茬麦播种时不施基肥,在拔节初期追施尿素75 kg/hm2。燕麦在苗期喷施“一遍净1 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对蚜虫进行防治。 马铃薯在结薯~薯块膨大期利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每两行马铃薯布置一条滴灌管(设计流量3 L/h),净作马铃薯和套作马铃薯灌溉量相同。其他管理同大田。 马铃薯及燕麦 株高表现 3、经济效益分析(春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生产研究) 五、米/薯—萝卜立体种植 1、种植规格 带宽450cm,其中90cm宽为一畦,4个畦种马铃薯,1个畦种玉米即玉米:马铃薯为1:4,下茬马铃薯和玉米收获后复种萝卜。 2、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与密度 马铃薯3月25日播种,行距30cm。埯距26.6cm每亩5500株。4月5日播早熟玉米,行距30cm,株距26.6cm,亩保苗5500株;萝卜6月底播种,行距64cm,株距40cm,每亩2600株。马铃薯选用克新4号,玉米选用早熟品种,萝卜选用翘头青品种。 田间管理 全过程采取细管早收为原则。5月底玉米追施尿素10 kg,在马铃薯开花期,玉米大喇叭口时分别各灌水一次。马铃薯6月中旬上市,玉米6月末收获卖青穗,两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复种萝卜,在萝卜生长初期每亩追尿素20 kg。用吡虫啉防治蚜虫。 3、经济效益 马铃薯亩收入2500元,玉米收入2000元,萝卜收入1030元,亩产值5530元,扣除成本298元,亩效益5232元。 六、冬小麦/玉米—水稻立体种植 1、种植规格 带宽160cm,其中在60cm处播种冬小麦,亩播量4—5kg,亩基本苗12万,成穗数18—20万。 冬小麦两侧地膜套种玉米2行,行距50cm,株距15cm,密度5500—6000株。 水稻每亩基本苗18—20万,成穗30万左右。冬小麦选用扬麦1号,玉米掖单4号,水稻晚粳922。 2、栽培技术要点 争三早(播、管、收) ①冬小麦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亩施复合肥20kg; ②玉米3月20日~25日播种,底肥亩施农肥4000kg,化肥复合肥30kg,碳酸铵10 kg~15kg,亩保苗5500~6000株; ③水稻6月28日~7月25日育苗,7月25日抛秧,秧龄20 d~24 d,亩用种7.5kg,密度18万~20万穗。 田间管理 ①冬小麦 施有机肥1000 kg~1500kg/667m2,尿素10kg/667 m2,追肥:拔节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