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明代群体肖像画表现方式及技法
浅论明代群体肖像画表现方式及技法 【摘 要】群体肖像画是人物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历史上较早即有为多人群体描绘相貌、姿态及场景等的人物画、风俗画出现。随着历史进步与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逐步趋向于技法写实化、内容实录化,成为当时社会风俗、人文底蕴、精神风貌的写照;这其中,明代的群体肖像画颇有特色,本文以部分传世画卷为例,浅要论述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
【关键词】明代;群体肖像画;表现;方式;技法
中图分类号:J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81-01
群体肖像画是人物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历史上较早即有为多人群体描绘相貌、仪态及场景等的人物画、风俗画出现。魏晋时期的名士群体“竹林七贤”以其各自独特的才学和为人处世姿态颇受后人敬仰,故以这七人为主题的画像砖、瓷器装饰图案、群体肖像画等艺术形式,被历代文人画家所创作。随着历史文明的进步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职业画师逐步从文人艺术家群体中分离了出来,包括群体肖像画在内的人物画、风俗画也开始逐步趋向于表现技法写实化、表达内容实录化,成为当时社会风俗、人文底蕴、精神风貌的写照。这其中,明代群体肖像画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氛围,成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中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双重载体,本文即以部分传世画卷为例来浅要论述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
一、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初探
《五同会图》卷和《十同年图》卷是明代传世群体肖像画中的佳作,《五同会图》卷描绘的是明代中叶、弘治末年,五位苏州籍官员在北京的一次雅集,这五人“同时、同乡、同朝、同志、同道”,他们的聚会颇具纪念意义;而同为弘治年间所绘的《十同年图》卷中之十名官员,则巧为同一年考中进士,因“年谊”(同一年科举中榜)而成朝中一派并时有聚会,这也是当时官场中的时尚。与历史上的其他群体肖像画不同,这两画卷所展现的聚会雅集是经精心准备的,官员们欢饮畅聊时有职业画师在现场写生,因此图中每人的相貌服饰均为真实写照,图画中衬托人物的背景则以庭院、梧桐、松树、芭蕉、修竹等示之,几案、坐榻、书籍、酒具、棋盘穿插其间,并有仆童数人环伺。主要人物之外的景物和次要人物表现得简练有序、从而凸显冠服整齐的当朝官员形象,是这两幅群体肖像画的创作本意。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秩序下,画面中的仆童除服饰较为简陋寒碜外、与官员的人物比例亦不符实际,画师为了凸显主要人物(尊者)形象而刻意弱化了其他人物,这既是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等级森严、缺乏对底层民众和普通劳动者施以关怀的现实之体现。不过在上述两幅群体肖像画中还能发现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在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下,低级官员(着蓝、绿袍服)竟可与高级官员(着红袍)平起平坐,可见同乡同年、同志同道的情谊,在朝堂之外的确超越了官场规则、不同政见之藩篱,也算是《五同会图》卷和《十同年图》卷这两件明代传世群体肖像画佳作中少有的一点人性化光辉。大体看来,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是主旨明确、主次分明,是对当时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的展示
二、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技法浅析
作为社会地位相对较为低下的职业画师而非文人、官僚艺术家的画作,《五同会图》卷和《十同年图》卷这两件群体肖像画中凸显官员、弱化仆从和随员的表现方法,或为等级心态之使然,而官员们不分尊卑地交往则又体现出同乡同道者之间的情谊。两幅画卷中的官服式样、补子形制等,与其他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弘治年间的样式大体一致,故画卷既是写实、也是实录,是当时社会风尚、官场文化的记录。总的说来,这两幅传世画卷因尺幅不大,画师绘制时少有长线条表现,表现技法重在主要人物的相貌、神态描绘,细笔精描再稍作渲染,以简略传神为要务,加之服饰场景贴近现实、详略得当,令整个画作主旨鲜明;如此写实化、实录化的画作,具有艺术和文献的双重价值。至于画卷的空间形态和构图中无西方式的透视视角,则实为彼时西方科学艺术尚未大量传播到中国之缘故,而画师心中有物却不拘于物、在心目中将庭院空间打散重构并呈现于长卷的表现技法,则是历代中国艺术家所一脉相承的表现技法
三、结语
群体肖像画作为中国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进步由最初的隔代化、概而论之的创作想象而逐步趋向于技法写实化、内容实录化,但仍从表现方式上体现着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体系。群体肖像画是当时社会风俗、人文底蕴、精神风貌的??照,具有艺术和文献双重价值,本文以《五同会图》卷和《十同年图》卷这两件传世画作为例,浅要论述了明代群体肖像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尚有挂一漏万处,容笔者在今后的艺术教学和创作中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李志平.中国书法艺术[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
[2]张丽.明代容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验科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紧急处理.ppt VIP
- 有机肥料检测报告.docx VIP
- 专题19.5 一次函数的应用【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075-2022 管线定向钻进技术标准.docx VIP
- 12J1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无障碍设施.docx VIP
- 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竞赛考试题库-外汇资本项目 .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24 二次根式【八大题型】(举一反三)(北师大版)(解析版).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液化石油气钢瓶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doc
- 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J12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无障碍设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