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节物理课堂观察案例 ——来自《中学物理》2014年4月 《欧姆定律》课堂观察纪实 1. 背景 ◆任教教师: 刘× × ( 2007 年南师大物理教育专业毕业,教龄2. 5 年) ◆ 内容主题: 新授课《欧姆定律》 ◆ 观察者: 物理教研组成员 2. 课堂教学讨论实施过程 2.1课前会议( 2010 年11 月26 日上午第2 节) 刘老师说课: ( 1)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本节内容综合性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2.1课前会议( 2010 年11 月26 日上午第2 节) 刘老师说课: ( 2) 本班学生情况: 所任教的初三( 2) 班基础一般,平时上课气氛比较沉闷,学困生与学优生差距较大; ( 3) 本课的设计思想: 实验贯穿着整节课,体会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并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 4)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提高学生依据实验事实,分析、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知道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刘老师的困惑: 作为一名上岗不久的教师,通过两年的实践,基本能控制课堂. 但是从较高的要求来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感觉往往是一言堂,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提问时总是集体回答,很少有同学个别回答的情况。 想请组内同行观察后给予指点。 组内老师观察点分工: 陈× ×: 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成× ×: 教师语言、提问、语气、声音、肢体语言、体态等; 冯× ×: 实验操作、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实验、能动性情况; 薛× ×: 学生参与的效度。 2.2课堂观察( 2010 年11 月26 日下午第2 节) 片段一: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将规格不同的两只小灯泡串联连入电路,观 察小灯泡亮度的情况。 实验结果与学生想象差不多,但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现象。 片段二: 请学生猜想: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有什么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学生猜想,交流。 片段三: 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什么办法?如何控制变量? 学生回答。 并请学生画出电路图。 片段四: 教师演示( 装置见电路图) 简单介绍实验装置,闭合开关,移 动滑片,请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示 数变化情况。 片段五: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观察实录: 听评课教师带着任务进入观察课堂,根据各自的维度和观察点,做好课堂实录( 附: 观察小组的观察表样表)。 1. 学生参与度可用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与参与态度来评定。 2. 学生参与的态度可分为A: 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 主动参加活动B: 兴趣一般,认真倾听,被动参加活动,C: 不 感兴趣,不认真听,被动或不参加活动( 发呆,走神,做小动作,和同桌讲话等) ,在表格座次表中填入相应等级。 2.3课后讨论( 2010 年11 月26 日下午第3 节) 课后,就课前集体讨论所设定的几个观察点,组内教师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 小结如下: ◆学生层面: 学生对于实验原理掌握情况很好,实验态度也相当认真,对于图像的物理意义能较好的进行分析,同学间能很好地合作交流。但本节课学生未提出任何自己的问题,完全跟着上课教师设计的步骤和节奏。 学生学习能力差别大,针对本班学生必须进行分层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伴合作有待加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设计层面: 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实验结论,“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 ◆ 语言、提问层面: 本节课教师的语言组织较以前精炼,多用实验说话,从我们观察记录的数据来看,其中整节课45 分钟,教师主讲13 分钟,组织实验25 分钟,学生发言5分钟,相对而言,学生发言较少,且主要为集体发言; 刘老师本节课共提了15 个问题,这些问题的70% 学生均能正确完整地回答. 这一方面说明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很明确,学生明白要回答什么,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很不错. 另一方面说明教师所提的问题层次较低,缺少思考力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2016.ppt
- 同步注浆施工方案.doc
- 永久式压力测量系统.ppt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_第二章_导数与微分.doc
-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1.ppt
- 同济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历年《病理生理学》.doc
- 人类与生物圈.ppt
-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完全版.docx
- 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02章导数与微分.doc
- 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03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doc
- 初中语文经典古文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筛选与分析课文的方法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途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科学实验报告写作的指导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在课堂观察中的有效反馈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学习方式的变迁与教育应对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