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属工程开工报告课件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德江县303省道绕城线工程三标段(K3+500-K5+000),设计标准为城市次干道II级,设计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度48m,路面宽度16米,双向四车道,路基横断面布置为:12m(预留用地)+5m(人行道)+16m(机动车道)+3m人行道+12m(预留用地),道路两侧预留用地计入路基宽度。人行道宽度5m+3m,扣除车行道侧石0.15m及人行道侧石0.1m,人行道净宽4.75m+2.75m。
人行道车行道侧结构为车行道浆砌基础,40cm高C30混凝土侧石,人行道为10㎝级配碎石、10㎝C15混凝土垫层、5㎝青石板面砖,外侧为25㎝高C20混凝土侧石,C25混凝土树池,工程数量见下表。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M7.5浆砌片石路缘石基础 m3 845 C30车行道侧石 m 3343 C20混凝土平石 m 3067 级配碎石垫层 m2 12266 C15混凝土垫层 m2 12266 青石人行道面砖 m2 10733 C25混凝土树池 个 512 其中路缘石基础采用M7.5砂浆砌片石,同时作为车行道侧石基础,砌体顶面宽50cm。
车行道侧石采用C30混凝土预制,采用1×0.15×0.4米。
人行道侧石采用C20混凝土预制,采用1×0.25×0.1米。
人行道垫层采用10㎝厚开级配碎石。
垫层上部铺10㎝厚C15混凝土。
人行道面砖采用青石板,规格为50×25×5米。
树池采用C25预制砼砌筑,规格为1.0×1.0米。
施工部署
组织机构设置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合格率100%
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为;无死亡,无重伤,轻伤率0.1%
进度目标
附属工程进度横道图 工序 2013年10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2月 2014年1月 5-8 9-25 26-31 1-6 7-11 12-30 1-8 9-16 17-26 27-31 1-10 10-15 施工准备 M7.5浆砌片石护肩 C30车行道侧石 C20混凝土平石 级配碎石垫层 C15混凝土垫层 青石人行道面砖 C25混凝土树池
施工方法:
一、浆砌片石路肩墙
1、技术人员施放的路基边线,要求顺适、圆滑;
2、对需要开挖基槽的,要求必须挖至老土,且宽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砂浆必须按照7.5号砂浆配合比配制,配备拌合砂浆的铁皮和量砂斗,原则上不允许在原地拌合;
4、砌筑时必须分层错缝砌筑,压缝长度不得小于10厘米,不得砌立岩,坐浆挤浆,嵌缝浆饱满无空洞;
5、必须挂线砌筑,砌筑时保证硬砌体几何尺寸,每20米留一沉降缝;
6、材料堆放必须留足车辆通道,保证不影响车辆通行。
二、混凝土工程
1、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对基层进行质量检查:基层的几何尺寸、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测量放出路面中线、边线及接缝线,并在路旁设置临时水准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复核标高。
安装模板:
边模采用钢模,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相等。模板顶面高度用水平仪校准,内侧涂刷肥皂液或废机油以便拆模。接缝位则在安装好的模板上做出标记。
混凝土的制备:
本项工程采用以保证质量,施工前必须核对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是否与配合比相符,施工中要严格计量。
混凝土料的运输:
混凝土用罐车运至现场灌注点。
混凝土的摊铺
①混凝土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湿润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②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一般直接倒入安装好的侧模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混合料有离析现象,则用铁铲翻拌均匀。摊铺时不得抛撒,用方铲扣铲法撒铺,以保持混合料的均匀性。松铺高度由试验确定,以路面高程符合设计为准。混合料摊铺到一半厚度时,整平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一遍,然后继续加铺。
③在一个规定连续浇注的区域内,浇注施工过程不得中断,也不得因拌合料干涩而加水。
混凝土的振捣
①摊铺好的混凝土混合料,应迅即用插入式振捣器均匀的振捣。施工中宜选用频率6000次/min以上的振捣器。
②振捣混凝土混合料时首先应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模板边缘角隅等处振一次,同一位置不宜少于20S。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分二次摊铺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混合料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据通信技术 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网关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ppt VIP
- 柑橘新品种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共字).doc VIP
-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实施策略.docx
- 美甲店的前景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班主任计划和总结及班主任手册.doc VIP
- T_CFIAS 3040—2025(混合型饲料添加剂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pdf
- 医疗器械(耗材)项目投标服务实施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西门子保护说明书7SJ686用户手册.pdf VIP
- 5.1.3.1生物圈(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