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科学 第40课《物质间的循环及转化》课件 浙教版.ppt

九年级科学 第40课《物质间的循环及转化》课件 浙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资源网 第40课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 1)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2)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自然界的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 碳循环的主要途经: (1) CO2 说明: 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的唯一途经。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的过程,又被重新释放。 这样使得吸收得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 碳循环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 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它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在植物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第二种形式是植物被动物或人采食后,碳水化合物(糖类)经食物链传递,被人或动物吸收,又成为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 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思考: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的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间内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使地球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从而给予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温室效应 1. 什么是温室效应: 整个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包裹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 2. 温室效应的危害: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的恶果: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讨论】为什么温室效应会加剧? 1)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2) 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 所以控制温室效应的增长速度,关键是控制 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D)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2.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C)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氧气的产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糖类等有机物供人类和动物需要,并向大气释放氧气。 氧气的消耗: ⑴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重返大气; ⑵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⑶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业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汽。 氧气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产生,使大气中氧元素的含量保持恒定。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一个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物质转化、循环和平衡) 【思考】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2)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 3)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 ――在缸内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换水、使用增氧气泵、养水草等。 保护臭氧层 1、臭氧的形成: O2 2O   O + O2 = O3 2、臭氧层:距地面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集中90%的臭氧。 3、紫外线的危害:  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阻碍光合作用。 4、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5、臭氧层的破坏:氟氯烃、氟里昂(汽车、计算机、空调等) 【讨论】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