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docVIP

人教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整理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陕西省杨凌区揉谷中学:张洁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与七年级下册中的“华夏古韵”相呼应,是为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及器乐音乐而设立的。在“音乐故事”栏目中,结合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绍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笛子独奏《姑苏行》配以清淡隽秀的水粉画《水乡》,极具艺术魅力;二胡独奏《光明行》展示了二胡的音色和果敢刚毅的音乐性格;《十六版》《行街》《小放驴》《-十番锣鼓》等是我国各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本单元的特色还在于集中认识代表民族打击乐器,并据此安排了学打锣鼓经,模仿戏曲人物出场的手眼身法步等。在音乐知识方面介绍了八音、弦索、江南丝竹、打击乐器、锣鼓经等。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让学生要不仅理解音乐作品,还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3、初步认识了解八音及其代表乐器,相应的乐曲。教学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教学过程了解八音 (1)、介绍八音定义 师: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品种繁多、造型独特、音乐优美的多种乐器。古人为了便于区分,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它们分为八大类,统称八音,这八大类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2)、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竹笛、琵琶、埙、编钟、笙这五件乐器分别是由八音中的哪类材料制作的 金——青铜类的乐器 (编钟等)? 石——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有青石和玉石(磬等) 丝——各种弦乐器(琵琶、胡琴等)???????? 竹——竹制吹奏乐器(竹笛、萧等) 匏——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笙等)??? 土——陶制乐器(埙、陶笛等) 革——主要是各种鼓(悬鼓和建鼓等)? 木——木头制做的乐器,已经很少见(敔、柷等) 2.现代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其发声原理 师:发展到现在,乐器的分类又以它的演奏性能为主,分为四大类: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 吹奏乐器----靠人的气息控制发声 拉弦乐器----靠弓、毛摩擦琴弦发声 弹拨乐器----靠拨弦工具或竹健弹拨、敲击琴弦发声 打击乐器----靠敲打、撞击乐器发声 综合上述知识,请学生谈你所知道的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一件乐器的音色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的音色?琵琶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清脆、明亮、富有颗粒性。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 弹拨乐曲了解琵琶的音色以及演奏方法。二、欣赏乐曲《十面埋伏》 (一) 1.带问题完整聆听琵琶曲《十面埋伏》 思考:这首曲子属于琵琶曲分类中的文曲还是武曲? 大屏幕出现古战场的画面,初步感受乐曲表现古战场的壮烈情景。伴随音乐,师声情并貌地讲楚汉大战的故事。设计意图:这次的欣赏让学生初次感性去认识乐曲,目的是培养感受音乐欣赏的能力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三)分段聆听。 教师讲解第一部分描述了汉军大战前的准备(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泛听1—5乐段 ,感受营列-吹灯-点将-排阵-走队的过程中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的特点。 第二部分描绘了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第二部分、紧张、激烈)欣赏“埋伏” [设计意图:欣赏“埋伏”时,通过播音乐主题让学生听使学生熟悉该段的音乐主题。欣赏“小战”“大战” 播“小战”“大战”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再让学生对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听后讨论,教师小结。 4、将“埋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