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题1: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又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⑴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 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美国:1933年实施罗斯福新政;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⑵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 特点:俄通过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商品买卖和市场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 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果: 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了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了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⑶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妥当和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革除社会弊端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的变法与改革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主要改革 例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2)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功能、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①国家功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上。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③经济调节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 ④在分配政策上,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3)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苏联和中国两种模式,请简述两种模式的特点,不同后果及从中获取的启示? 特点: ①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例题7: (07) 3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