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鞅变法的特点和影响 商鞅变法对正在处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启示) 战国争霸与春秋争霸的比较 目的: 比起春秋霸主,战国七雄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 特点: 与春秋争霸相比,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酷。 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下令坑杀赵国俘虏40万。 面对残酷的战争,各国的君主会采取什 么措施争取在战争中取胜? 2、(诸侯争霸)各诸侯国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一统天下。 1、(社会发展)春秋时期伴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效率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新兴地主和农民开始出现。 五、变法前的社会形势(背景) 李悝kuī(魏国人)在魏国变法,吴起(卫国 人)在楚国变法,商鞅(卫国 人)在秦国变法 铁农具 牛耕技术 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 西地,诸侯卑秦,丑莫 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 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 西地,诸侯卑秦,丑莫 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 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商 鞅 像 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 谁能 说说“立木取信”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 商鞅取信于民 历史再现 变法后 变法前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变法前后比较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 军事 政治 奖励农耕 爵位世袭 奖励军功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历史沉思 通过比较,逐条分析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 方面 变法对哪一阶层利益打击最大? 从表格可以得出:变法对谁有利?对谁产生了重大打击? 新兴地主阶级: 承认土地私有,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我的利益,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杀敌立功,就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才能享有的权利,有了参政的机会。 奴隶主旧贵族: 按军功授爵使我失去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丧失了原有的地位,失去了封地和权利。 普通百姓 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 特点: 更加全面、彻底 影响(意义) 秦国从此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1. 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开放。 2.只有取信于民,才能保证政令畅通,改革顺利进行。 3.强化依法治国。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诸侯争霸 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特征 春秋五霸 齐桓公首先称霸 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 材料一,这是什么?铁制工具,耕作工具的。正如同学们所说,当时的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 从以上我们发现战国时期纷争不断,生产力不断提高出现了新兴的阶段。但是当时商鞅 要去招贤的秦国是怎样的呢? 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 ,就要进行改革。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那么当时的秦国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年年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东周是在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东周的建立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 周幽王的儿子宜也就是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河南洛阳),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西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春秋 战国 东周 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 1、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与地方)第一、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地方与地方) 第二、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一、春秋争霸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穆公 晋文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退避三舍 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为争取政治及军事上的主动,晋文公令晋军向卫地后撤90里,既履行其流亡在楚的“避君三舍”的许诺,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成语典故 楚庄王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  一鸣惊人 有志者,事竟成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