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外科学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感染外科学剖析

甲沟炎 早期:浸泡、理疗 皮下脓肿:两侧作纵行切口 甲下脓肿:拔除指甲 拔除指甲时注意勿损伤甲床!拔指甲后3一4月能重新生长 治疗 脓性指头炎 病因 指头刺伤+金葡菌感染 解剖病理 手指未节指髓部皮肤和指骨骨膜间纵形纤维索使指髓分成许多小腔,感染时小腔内形成高压,压迫神经未稍,引起剧痛,压迫血管造成未节指骨缺血性坏死 手指未节掌面皮下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蛇头疔 脓性指头炎 突然发病,针刺样疼痛,指动脉受压出现搏动性疼痛,疼痛难忍。多伴有全身症状 晚期: 未指节大部组织因缺血坏死,神经未稍麻痹,疼痛反而减轻,此时常伴有末节指骨坏死并出现慢性骨髓炎。未节指头溃烂、露骨 临床表现: 脓性指头炎 初期:浸泡、理疗 中期:搏动性跳痛时切开减压 不能等出现波动后才手术! 切开引流:侧面纵形切口,切断纤维间隔,必要时对口引流 术后全身治疗给予抗生素 治疗: 病因:手掌或手指掌面深部刺伤+金葡菌感染 解剖病理:手指肌腱在掌面各自有腱鞘包绕;小指腱鞘与尺侧滑液囊相通,拇指的腱鞘与挠侧滑液囊相通;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腱鞘感染则局限于各自的腱鞘内不易蔓延到滑液囊,但有时可扩散到手掌深部间隙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除未节指外均出现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因屈指肌腱受刺激,手指呈半屈曲状 任何轻微的被动伸直,患者疼痛难忍 患指沿腱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 常伴有全身症状,滑液囊感染全身症状较重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临 床 表 现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治疗 早期:抗菌药、理疗 无效时手术 某女,66岁,右中指仙人掌扎伤2周,保守治疗无效 病因 腱鞘炎蔓延 金葡菌感染 解剖病理 食指腱鞘炎——鱼际间隙 中指无名指腱鞘炎——掌中间隙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掌中间隙 鱼际间隙 临床症状:掌中间隙感染时,手掌心部隆起,掌心正常凹陷消失,同时手背部明显肿胀,压痛明显。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呈半屈位,伸指困难,被动伸指引起剧痛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常伴有全身症状,发烧至38~39℃,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早期:非手术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制动休息,理疗和外敷中药等 手术:切开引流,术中注意勿损伤掌浅弓及正中神经支配鱼际肌的返支,排脓后置橡皮片引流,手固定在功能位置,术后抬高患肢 治疗: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掌中间隙感染切口 鱼际间隙感染切口 急性蜂窝织炎(cellulitis)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 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新生儿皮下坏疽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继发于皮损或手、足感染 局部肿胀疼痛 表皮发红,指压稍褪色,边界不清 可有水泡、破溃出脓 全身反应重 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厌氧菌为主、捻发音 下腹、会阴常见 新生儿皮下坏疽 好发背、臀 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 浮动感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小儿多见 易妨碍通气和吞咽,病情较危急 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诊断 病史、体征 白细胞计数 细菌培养+药敏 预防 注意皮肤清洁,正确处理伤口 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治疗 局部理疗 产气性双氧水处理伤口 脓肿切开 口底颌下尽早切开 全身支持 勿忘抗炎 青霉素或头孢类 抗厌氧菌 甲硝唑 细菌培养+药敏 丹毒(erysipelas) 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亦称网状淋巴管炎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 鉴别诊断 致病菌 侵犯部位 好发部位 局部特征 复发 蜂窝织炎 链球菌、金葡菌 皮下蜂窝组织 任何部位,好发手足 皮肤发红边界不清破溃出脓 不易 丹毒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真皮内淋巴管网 下肢、面部 鲜红色 边界清楚 少有破溃 易复发 丹毒 预防 皮肤清洁 及时处理皮损、足癣、口腔溃疡等 治疗 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 管状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 管状淋巴管炎 红丝疔 条形触痛区 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疼痛 严重者可形成脓肿 痈 疖 丹毒 蜂窝织炎 破伤风(tetanus) 常见于战时、户外工作人群及不洁分娩的孕妇和新生儿 破 伤 风 皮肤破口 受伤 抽风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平时存在于人畜肠道,在土壤中以芽胞状态存在,对环境抵抗力极强,耐煮沸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因此在缺氧环境下方可繁殖发病,在伤口小而深时易发生 致病因素: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外毒素—痉挛毒素 破伤风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