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开课)概要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春秋战国 秦 朝 西汉初 汉武帝时 一个王朝 一个帝王 一个读书人 西汉(前202-公元9年) 汉武帝(前156-87年) 董仲舒(前179-104年)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如果你生活在汉初,你建议用哪家思想治国?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客观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观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什么是“无为而治”?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 yǔ 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 pin 母马)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食货志》 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史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纪》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诸侯做大,威胁中央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无为而治”(道)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休养生息政策(萧规曹随) 影响 : “有为” 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原因: 表现: 经济恢复增强,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王国膨胀;土地兼并;匈奴边患 “道家哲学正好符合汉初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政策是除秦苛法,与民休息,使国家在长期的耗尽一切的战争后恢复元气。到元气恢复了,道家哲学就不再适用了,而需要一个进一步建设的纲领。统治者们在儒家学说中找到了它。”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 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加强皇权:中外朝制; 经济: 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军事: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外交:打通“丝绸之路” 文化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①法家: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②易导致暴政 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②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墨家: ③道家: ④儒家: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春秋繁露》 材料四: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汉书》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宣扬”天人感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