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体知识诗歌的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 体 知 识 诗 歌 的 分 类 从内容上分 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另:山水田园、送别、边塞、咏史、咏怀诗) 从形式上分 诗 古体诗 ①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②乐府诗:歌、行、吟、引、曲 近体诗 ①律诗:五律、七律、排律②绝句:五绝、七绝 词 按字数 小令(1-58)、中调(59-90)、长调(90以上) 曲 散曲 ①小令②套数 戏剧 ①杂剧②传奇 表达方式分 叙事诗、抒情诗(一说: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表 现 手 法 表达 方式 叙述、描写(以动写静、以小写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议论、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表达技巧 创作手法 虚实相生(实:实象、实事、实物//虚: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②已逝之景之境③设想的未来之境)、烘托(①人烘托人②物烘托物③物烘托人)、联想、想象、用典、象征、比兴、渲染、照应、铺垫 修辞手段 辞格 比喻、夸张、对比、借代、互文、双关、比拟、对偶、衬托 句式 ①常式句与变式句②整句、散句、长句、短句 语言 1、 清新2、平淡3、绚丽4、 明快 5、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6、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7、词藻华丽 8、明快:明白通畅 9、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还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韵律 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即平仄、排偶、押韵。作用: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结构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风格 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婉约 鉴 赏 知 识 赏析的角度 内容:表层(明白词语含义①词语②典故、理清句式结构①词序②省略) 深层(语境-作者的真正意图①前后句②作者背景、意境-作者所叙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情)形式:从表现手法、语言、韵律、结构、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 答题的技巧 ①抓住重点,即抓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根据题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②不要节外生枝,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不必引经据典(如果用到的是课文中学的典故,则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③不能写成翻译的文字 ④ 注意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思 路 点 拨 先弄清 写了什么? 写了什么内容 :把握内容 (写什么内容)、 把握感情 (抒什么感情)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①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②仔细推敲关键词句意③词语的隐含信息④调动知识⑤积累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⑥注意积累诗词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再弄清 是怎样 写的? 把握技巧 (用什么方法)①典型细节的理解②注意全诗的结构③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④注意表达的角度⑤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⑥注意环境的渲染⑦注意用“曲”(含蓄委婉)的特点⑧注意语句表达(从整体上说我们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还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都要注意。从句子的角度我们要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语言表达的规范 ①表达的过程要完整(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概括地引述原句; “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②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③表达流畅(文句通畅;先后有序;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要点】 一、熟悉诗歌的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一)送别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二)写景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例1: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