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本课绿证选用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课绿证选用教材 五味子栽培实用技术  一章:概述` (一)概述   别名五味子、辽五味子。   为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以果实入药。有敛肺,滋肾、止汗,止泻、泻精功效,临床常用主治咳喘、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精神衰弱。主产于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省。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800厘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薄,稍膜质,卵形、宽倒卵形以至宽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 夏季开黄白而带粉红色花,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9,外轮较小;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花药具较宽药隔,花粉囊两侧着生;雌花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花后花托逐渐伸长,至果成熟时呈长穗状,其上疏生小球形不开裂的肉质果,熟时深红色,干后表面褶皱状。   (三)生长特性 喜荫蔽和潮湿环境,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均可栽培。耐严寒,忌低洼地,幼苗怕强光。北五味子宜寒冷气候,不受晚霜危害;宜生长在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土壤;喜阴光照,不耐涝。在长白山区,北五味子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垂直地带,针阔灌多林植被,暗棕色森林土壤的构成的特殊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环境为北五味子创造了优良生态条件和营养成份的形成因素。 五味子喜荫蔽和潮湿环境,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均可栽培。五味子是一种抗寒性很强的植物,当年播种的幼苗可耐-21℃严寒。几乎不受晚霜的危害,五味子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五味子在幼苗及营养生长阶段,怕强光,则需要阴湿的环境。在开花结果阶段需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因此人工栽培五味子要同时考虑空气湿度与光照两个因素。 ? 五味子年生长周期受不同年度,不同地区影响较大, 五味子5月上旬展叶,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雄蕊先开,从第三天起花粉飞扬,花期3-5天,雌花开放迟于雄花。花期7-9天。五味子花的雌雄比例是变化的,受植株年龄大小,长势强弱,营养状况和光照的影响。光照条件好,雌性花明显曾多。 雌花多生于蔓条的上部,而下部多为雄花。在花期很少见到昆虫在花上活动,所以认为北五味子是风媒花植物。 ? 五味子实生苗一般3年挂果, 5年后结果, 6~9年大结果,五味子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 二章:栽培技术  第一节   选地整地 选择潮湿的环境、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林下、河谷、溪流两岸、15度左右山坡,荫蔽度50%~60%,透风透光的地方,地势选好,整地、翻地、耕细作畦,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畦,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方做成平畦,不管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畦宽120-150厘米,长视种子和地势而定。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和床土搅拌均匀,搂平畦面备播种。 为了培育优良的北五味子苗木,苗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保水肥沃的沙壤土地块。 五味子对地要求不严,坡耕地、荒地、疏林地等都可栽植,但以平肥地、湿润、疏松,土层深厚,含腐殖质多离水源较近地块为最好,可缩短生产周期。建五味子园一次栽植多年受益,所以必须先做好规划,包括地点、面积、种苗、园地防护设置、组织施工等。选好地后,应在前一年土壤结冻前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5-30cm。结合秋翻施入基肥,每亩基肥3000公斤左右。整平耙细备用。    第二节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   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大面积生产常采用种子繁殖。   (1)种子处理   五味子种子有胚后熟休眠,即属深度休眠型,种子收获时胚尚未生长发育好,胚生长发育要求低湿湿润条件,在0~5℃低温下湿沙埋藏3~4个月后胚发育成熟,种子才能萌发。生产上需秋播或低温沙藏至翌春播种,种子收获时进行穗选,选果粒大,均匀一致的作种,晒干或阴干,结冻前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控去果肉,去掉浮在水面的秕粒,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充分吸水,每隔一天换水一次,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批粒。浸泡后捞出控于与2~3倍的湿砂和种子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50厘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入砂藏处理,其温度保持在5~15℃之间,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发芽率达60%。   把种子用冷水浸泡3天,再用赤霉素2.5*10的-4次方或硫酸铜溶液浸种24小时,种后40天才出苗,生长的慢,发芽率分别为68%、56%。用硫酸铜浸种7分钟(操作要小心),取出用水洗,放赤霉素5*10的-4次方的溶液浸种12小时,播后15天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