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萨缪尔森《经济学》笔记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
李志 2005-3-26
名言:
A、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说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要好。——斯密,《国富论》(1776)
(说明:
a、斯密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认为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任何干预都几乎必然有害;
b、经济学已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竞争经济是有效率的(经济效率是: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c、斯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情况,并且也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率的结果
d、市场失灵,一种是因为垄断等不完全竞争情况,二是存在外部性(正、负)
e、市场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可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因此政府干预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不足。)
B、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
——凯恩斯《自由放任的总结》(1926)
(说明:
1、市场总是不时地受到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和萧条(高失业率)的周期性困扰
2、凯恩斯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和预算支出)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有助于经济平稳的运行,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失业)
A 市场是什么
A、市场(market):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点评:这个定义说明了市场的本质,在经济主体之上不存在某种权力机构进行指挥,在指挥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定性:市场是机制,是经济秩序,是传递信息的机器。)
B、经济秩序(economic order)和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
1、市场体系不是混乱,而是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的作用体现经济秩序(问题:内在逻辑就是图(一))
2、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和市场机制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和保障,并不需要,也没有任何人为之进行统一的指导或强制它如何运行。
3、市场经济能处理分散的信息,价格作为信号向市场主体各方传递着信息,并激励和抑制个主体的行为(较高价格→→购买↓,生产↑;较低价格→→购买↑,生产↓)(点评:这就是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4、价格代表了市场主体双方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5、市场均衡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也就是说:在某一价格水平,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卖者愿意卖出的数量
C、“市场君主(monarchs of the marketplace)”:偏好和技术(点评:新古典的核心概念,用“君主”二字体现其地位)
1、偏好:消费者偏好,通过货币选票表达,使得生产在PPF上各点之间进行选择(点评:这里面有一个隐含假定:经济体总是在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即始终处于PPF上,而不是在PPF边界之内。但是,在现实中不是这样)
2、技术:经济不能超越它的PPF,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技术对消费者的选择构成了一种基本约束,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同厂商所能提供的商品紧密匹配。(点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_^)
D、市场如何解答三大经济问题(点评: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解答,不存在也没必要设立专门机构来解答)
1、生产什么
a、消费者通过货币选票,表达需要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的偏好
b、厂商在利润最大化动机驱动下,根据价格信号,转移生产利润高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偏好(利润profit:即净收益=总销售额-总成本)
(点评:生产商品和劳务,但消费者有偏好,被偏好的商品需求大、利润高)
2、如何生产
a、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技术条件
b、生产者的最佳方案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并使成本降到最低
c、当技术改进为渐进时,厂商通常是改善机器性能或调整投入组合以获取产业内成本优势;还有一种是发生技术革命时,进行产业调整
(点评:
a、技术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性变量,技术可以改进,改进分为渐进式和革命式;
b、厂商间竞争,首先关系到厂商的生存,其次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并发展,是技术改进的现实压力。)
3、为谁生产:
a、为“有能力支付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而生产。
b、支付能力又来自于消费者的收入(工资和财产收入),进而反推出“为谁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点评:这里面没有逻辑矛盾,也不是诡辩,而是理论)
图(一)说明:
在产品市场(上方),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和厂商的供给决策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生产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甲骨文合集》第十一、十二冊綜合整理.pdf
-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典范英语7-5 Captain Comet and The Purple Planet近年原文.ppt
- 医院会诊制度培训学习.pptx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pdf VIP
- 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模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公需课答案.docx VIP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NBT31010-2019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df
- 威特门机RCRE24-RC48使用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