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工程综合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级公路工程综合设计

摘 要 该设计是某二级公路工程综合设计。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当前交通量和远景交通量,公路的使用任务、 路基设计…………………………………………………………13 3.1 路基横断面设计………………………………………13 3.2 路基排水设计…………………………………………14 3.3 路基防护设计…………………………………………16 第四章 路面设计…………………………………………………………18 4.1 路面结构选取…………………………………………18 4.2 路面结构推荐…………………………………………18 4.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18 第五章 桥涵布置…………………………………………………………25 5.1 小桥涵设计原则………………………………………25 5.2 桥涵位置的选择………………………………………25 5.3 涵洞形式的选择………………………………………25 5.4 桥涵跨径的确定………………………………………26 5.5 涵洞进出口的防护和加固……………………………26 第六章 其他沿线设施及环境保护………………………………………27 第七章 致谢………………………………………………………………28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30 第一章 概述 1.1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 该公路的修建,将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该公路的修建,将为人们的观光旅游带来了便利,而且也使具有悠久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壮族自治区加快了与外界的交流.在促进旅游的同时,新建公路也将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沿线加工工业的发展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对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1.2.1地形、地貌 路线位于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一般为120.2米左右,表层多为耕田,大部分为第四系次生土所覆盖,表层多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土。 1.2.2气象情况 项目所经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量集中在7~9月份,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沿线气温相差不大,多年平均气温在12.4~13.6℃之间,全年1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1.8~-3.3℃,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5.4~26.8℃,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月份,气温在40.4~43.5℃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份,气温在-18.3~-21.2℃;无霜期一般在186.5~202.1天,一般见霜自10月份开始,终霜多在来年4月;最晚解冻期在次年的4月初,最大冻土深度31~45㎝;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1.6~2.6m/s,最大风速18~19m/s。 1.2.3地形与地貌 路线位于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一般为120.2米左右,表层多为耕田,大部分为第四系次生土所覆盖,表层多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土。 1.2.4水文地质评价 路线穿越区内地表河流较为发育,除滏阳河外,均为季节性河流。地下水则属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多层交迭的各种砂、卵砾石层、亚砂土的孔隙中以及砂岩裂隙中,是一个多种成因的含水地质体。 项目所经河流属于海河流域,主要跨越牤牛河及滏阳河二条河流,本项目还与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交叉;另外本项目所经区域分布有纵横交错的农业灌渠。 1.2.5不良地质路段及工程设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上更新系为褐黄色黄土状粉土,土质均一,大孔隙结构明显,局部地段夹黄土状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压缩系数0.21~0.61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约150KPa。该层黄土状粉土具有湿陷性,湿陷系数0.048~0.091,湿陷起始压力27~153 KPa。中更新系为黄土状粉质粘土,浅棕红色~褐红色,硬塑~坚硬状态,土质均一,性脆,具大孔隙,压缩系数0.10~0.28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承载力约240~260KPa。 一般情况下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处理可消除表层黄土的湿陷性,然后对路床顶面以下30cm换填5%石灰土。 1.3道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道路作为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带状构造物。公路的路线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设计的任务就是在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 1.3.1 道路等级的确定 道路等级的确定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