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流机制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流机制研究

饱和地面径流流发生地段: 灌丛林季节冻土地带的饱和地面径流 饱和地面径流一般在土壤缺水量少的地段产生, 如沟边、河谷地带与坡脚部位。 土壤中形成壤中径流 rsb 后, 后续降雨满足 , 即在满足B层土壤下渗及产生壤中径流的同时, 还剩余一部分水量 使得A层土壤含水量 从下向上 由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加到完全饱和, 直到积水厚度抬升到地表, 在地表形成饱和地面径流rsat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过程分析——在壤中流形成后 取决于 土层内部上下非均值土壤分层之间的下渗能力差异、 以及 上层土壤达到全层饱和时所需的水量D、 降水强度及持续时间。 概述饱和地面径流的产生的条件 细B rsb 相对不透水界面 i fB rsat 粗A 非均质性土壤或层次性土壤,存在透水性能突变界面 下层土层B供水强度fA要大于它本身的下渗强度fB , A土壤达到完全饱和后,层内积水抬升到地面以上, 降水仍继续 饱和地面径流产生 fA 简述饱和地面径流形成过程 在具备壤中流产生条件的界面上,即fA>fB 当雨强小于上层下渗率fA而大于下层下渗率fB时, 界面上可形成临时饱和带,产生壤中流。 此后, 随降雨继续, 界面处积水不断增加,积水面将达到地面, 这时界面以上的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 以后的降雨在地表蓄积流动,形成径流, 把它称为饱和地面径流, 地下水径流——蓄满产流的理论基础 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含水量以后, 这时继续下渗的水分, 就开始产生大量自由重力水 将补给潜水,形成地下径流。 ——这是蓄满产流的理论基础。 地下径流产流过程 1、在地下水埋藏浅,包气带厚度小,透水性强地带。 2、包气带接受降雨下渗补给后,下渗水向下传输, 水分传输到达支持毛水分布带的上缘, 下渗水通过土壤毛管与潜水带建立水力联系。 3、若后续下渗的水分,使含水量达到田间含水量后, 后续下渗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传输到潜水面处, 补给潜水,形成地下径流。 论述地下径流的形成机制 —— 1 土壤 土壤包气带厚度不大, 土壤透水性强,在连续降水过程中, 下渗锋面达到毛管水带上缘, 使得下渗水与地下水建立联系 (知识点1); 论述地下径流的形成机制——2水分供给 若下渗的水量 可满足土壤包气带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 则后续的下渗水分 以自由重力水的形式补给地下水, 产生地下径流 rg (知识点2) 论述地下径流的形成机制——3平衡方程 均质土壤的地下径流产流强度, 可用方程 rg = f 来表述, 即此时的下渗率等于地下径流的产流率; 对非均质土壤来说, 由于土壤内部产生侧向的壤中流rsb , 则地下径流产流强度可用 方程rg = f - rsb 来表述。 (知识点3) 产流机制的论述从三个知识点入手 土壤条件或土壤水力特性 供水条件与动力条件 建立平衡方程与讨论方程要素 下面总结:不同径流成分类型界面产流的一般规律 不同径流成分类型界面产流的一般规律 水分来源 :供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 可在产流场所产生临时饱和带。 产流场所 :界面(地表或层次性土壤分层间的分界面) 动力 条件:界面具有一定坡度, 使得水分有侧向流动、归槽的动力 到此, 产流机制结束 学习 产流机制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霍顿产流观点及其局限性 其它径流成分产生机制的认识历程 产流类型: 产流模式: 不同径流成分的九种共生、伴生组合 或说是产流机制的共生、伴生组合 九种产流类型 概化分为 蓄满产流模式与超渗产流模式 8.4 单点产流类型与单点产流模式 单点产流类型(径流成分的可能组合情况) 同一地点 在某次降水产流过程中(经历一个时间段), 依据不同径流成分的共生或伴生条件, 会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同形成机制的几种径流成分, 这些径流成分的可能组合情况(共有九种组合), 称为单点产流类型。 该点的总产流量是这几种径流成分之和 九种径流成分组合(或九种单点产流类型) 1 (超渗)…………………… Rs 2 (超渗 + 壤中) …………… Rs + Rsb 3 (壤中 + 饱和地面) ……… Rsb+ Rsat 4 (超渗 + 地下) …………… Rs + Rg 5 (壤中 + 地下) …… … … Rsb+ Rg 6 (壤中) …… …… …… … Rsb 7 (超渗 + 壤中 + 地下) …… Rs + Rsb +Rg 8 (饱和地面 + 壤中 + 地下) Rsat+ Rsb +Rg 9 (地下) …… …… …… … Rg 为何只有九种径流类型? 依据不同径流成分的共生或伴生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