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2016.,18期老树着花无丑枝.doc

《演讲与口才》2016.,18期老树着花无丑枝.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与口才》2016.,18期老树着花无丑枝

《演讲与口才》2016.,18期老树着花无丑枝 篇一:教育随笔:老树着花无丑枝 教育随笔:老树着花无丑枝 教育随笔:老树着花无丑枝 学生能否成才,跟学生个人勤奋努力有很大关系,但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善教。在教师满腔热情的教导下,即使是较差的学生也是可以培养成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说得好:“只要没有完全毁坏,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可惜的是,现在依然有一些人把差生当做 “不可雕”的“朽木”。 差生难教,但并不等于不可教,更不能把差生与“不可雕”的“朽木”等同起来。学生还年轻,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塑造得法,不断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美”的东西,经过努力,同样可以塑造出有用的人才。 广东潮州市某小学有一位叫做小聪的学生,在学校里他是一位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家长在无奈的情况下,将他转学到潮州浮洋镇六联小学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班里。但想不到的是学生小聪进校第一天,就撬门进入体育室,舞着竹竿敲打同学。丁有宽老师没有责罚学生小聪,老师根据学生“见丑容易见美难”的特点,设计了“寻美作文”活动,让班里的同学们发现小聪的“长处”。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爬杆表演开始了,同学们认真观赏小聪爬杆;接着,丁老师要求学生回去写一篇赞美小聪爬杆的作文。第二天老师将一篇篇赞美小聪的文章张贴出来,小聪认真地看着同学们赞美自己的文章,心里热乎乎的。丁有宽老师借此机会,进一步启发小聪,引导他改正缺点,发挥自己长处,并让他担任体育组长。此后,小聪四次参加学校体育竞赛,三次夺得第一名;有一次,班里要表演歌舞,需要大刀做道具。小聪知道了,独自一人制作了十几把大刀,手都磨出血泡,他也不在乎。这种不怕困难,为集体做贡献的精神又受到同学们的赞扬。小聪内心也很受感动。就这样,在丁有宽老师的教育下,“捣蛋大王”终于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宋朝梅尧臣在《东溪》诗中有这么一句:“老树着花无丑枝”。老朽的树木表面看来,已经没有生机,但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老树也可以抽出嫩芽,发出新枝的。当老树开放出艳丽的花朵时,谁又认为那是丑枝呢?不少青少年学生也是如此,当他们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出来时,很可能被一些人看做是不可雕的“朽木”,甚至受到歧视、责罚;但富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耐心地去浇灌这些看似枯朽的“老树”,让它开放出艳丽的花朵来;这些教师懂得,只有如此,才能使祖国大花园鲜花怒放,处处“无丑枝”。 篇二: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诗歌鉴赏(二)(辽宁))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诗歌鉴赏(二)(辽宁) 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8.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5分) 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8.(5分) 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1分)这些景物无不触发诗人孤寂、惆怅的愁思,从而坚定了诗人归去的决心。(2分) 9.(6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4分)(结合其它诗句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东 溪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8.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9.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8.(5分)水鸟在岸边歇息,岸旁的老树春深开花,本是人所共见之景,(1分)但作者却从“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到它有“闲意”,从而融情于景,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闲适;(2分)由老树着花而主观地认为其无丑枝,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的特定情感。(2分) 9.(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