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 年第 1 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2 No.1
第 32 卷(总第 133 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eb., 2007
儒家保护自然生态的和合思想与方法
蒋小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四川 成都 610071)
摘 要:儒家和合生态方法是儒家和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人与自然本原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上,为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发展,而采取的具体的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以及生态行为,是人与自然和合生态思想的具体
思想和行为的体现,主要体现为四点:①“仁民而爱物”,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爱物类;②“参赞化育”,肯
定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地位和作用的积极思想;③“取物以顺时”、“以时禁发”,遵循自然规律的环境管理思想;④“钓
而不网,弋不射宿”的生态实践观。它和“天人合一”思想共同组成儒家的和合生态思想体系。
关键词:儒家 和合生态 和合方法
作者简介:蒋小云 (1980— ),女,温州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7)01-0045-05 收稿日期:2006-11-10
在古代,一般认为宇宙物质世界的存有分“天”、“地”、“人”三大部分。所谓的“天”即日月星辰、
风霜雨雪、四时运行等;“地”指山河大地、万物生长、繁荣枯槁等;“人”指有思想、有目的、有道德
的主体。儒家的和合生态思想又是以 “天”、“地”、“人”三大概念为基础的,不仅承认了“天”、“地”、
“人”在宇宙中的存有性和异质性,而且指出这种存有之间的平等性;不仅承认了人的“异质性”和价
值性,而且也承认了“天”、“地”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在承认天人合一的基础上,
通过保护自然的和合方法,而达到和合生态思想境界。这里所谓的儒家保护生态的和合方法,指的是在
人与自然本原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上,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只是一种状态,和合不仅包有和
谐的状态,而且也包含着发展的意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共生和发展,而采取的具体的保护自然的生
态思想以及生态行为,是人与自然和合生态思想的具体思想和行为体现。儒家不仅提出了生态哲学层面
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的合一,而且也具体地提出了各种各样保护自然生态的和合方法,这些
方法在客观上起到了对当时生态实际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且在今天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仁民而爱物”,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爱物类
儒家的和合生态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仁民而爱物”的生态思想,主张把人类
社会的仁爱推行于自然界,以维护人和自然之间的和合。孟子指出,不仅对“亲”、“民”要仁,而且也
要把这种仁扩大到“爱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 )
仁民而爱物。”[1] P322 认为民者,人也;仁者,爱人。主张要像爱人那样去爱万物,孟子就这样一步步
将儒家的“仁”由亲亲、仁民,进而发展到爱物。汉代经学家董仲舒也将生态道德纳入他的“仁”的学
说当中,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仁。”[2]他认为,所谓的“仁”
不仅仅在于爱民,而且要将爱民之情扩大到爱鸟兽昆虫等生物,才算做到了仁,否则不足以称之为仁。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也包含有“仁爱”意蕴,也主张将人类的仁爱之情扩展到万物。他的“ 天人
合一”思想也是建立在对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的基础之上,自然界是一切生命之源以及价值之源,
天人合一不仅是物的世界和生命世界的合一,也是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合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
界是伟大而神圣的。而理学家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学说,最终把仁的对象和边界,
扩大到天地万物和整个自然界。王阳明“仁” 的对象和边界更为广阔,不仅包括对鸟兽、草木之仁,
而且对瓦石的损坏,也流露出“仁”的思想情感。他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