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淋巴系统肿瘤
淋巴系统肿瘤
霍奇金病
【概述】
霍奇金病(HD)在我国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0%, HD绝大多数首发于淋巴
结内,且沿淋巴管顺序扩展。HD病理分为四型。淋巴细胞为主型(LP ):常见
于年轻人,多为早期,全身症状少见(小于10%),预后好;结节硬化型(NS):纵隔受
累较多,1/3患者有全身症状,预后次之;混合细胞型(MC):我国较多,晚期较
多,预后更次;淋巴细胞消减型(LD):仅占HD的5%,多见于年龄大者,晚期
多,全身症状多,预后最差。传统上,早期HD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近年来,早
期HD的治疗方针正朝着降低治疗毒性,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向演变。
【临床表现】
浅表淋巴结肿大:大多呈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一般增长较慢,部分患者肿大
的淋巴结可出现“时大时小”现象,有些病人饮酒后可引发肿大淋巴结疼痛。
全身症状:约1/3患者有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的全身症状。Ann Arbor分
期的全身症状标准如下:
(1)不明原因的持续或反复的发热,体温在38℃以上。
(2)反复湿透衣被的盗汗。
(3)在半年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10%以上。
病变部位分布及其扩展特点:颈淋巴结受累最多见,纵隔受累常见(国内因
结节硬化型相对较少,故纵隔受累率较国外低)。HD好发于中心淋巴结(颈、纵
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很少侵犯外围淋巴结(肠系膜、骶前、滑车和腘窝淋巴
结),因此横膈上HD约占90%。 HD发病时一般仅限于单组淋巴结内,然后顺
序地向邻接的淋巴结扩展。但晚期可侵犯脏器、血管和骨髓。
纵隔病变:纵隔淋巴结为HD好发部位,以前上纵隔为主。大纵隔病变
(LMA)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其定义为:立位正位胸片上,纵隔块宽度大于等于T5,T6
水平胸腔横径的1/3。 LMA常向肺、心包和胸壁浸润,常有全身症状。脾和腹
腔淋巴结的病变:剖腹分期表明约1/3患者伴脾侵犯,约1/4有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受侵。下列因素易合并脾受侵:MC及LD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有全
身症状,月两上多个区域受侵。
肝和骨髓受侵:新诊断患者中肝受侵罕见((2%~6%)且几乎总与脾脏病变
伴发。HD骨髓受侵者(常呈局限性)占5%~15%,常伴发于III、IV期病变,全身
症状,贫血及白细胞下降者,临床分期(CS)IA,II A期者骨髓受累率1%。
【诊断要点】
症状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明显消瘦及皮肤瘙痒。
1.体征 浅表淋巴结特别是颈淋巴结肿大,一般无触痛,质韧或中等硬度,
富有弹性。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早中期互不融合。注意检查肝脾及韦氏环。
2.淋巴结切除活检 对肿大的淋巴结进行切除活检,作出病理诊断为诊断
本病的金标准。
3.分期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沉、肝肾功能。
(2)胸片(正侧位),测定纵隔肿块/胸腔比值。
(3)腹部超声波检查肝、脾,腹主动脉旁及骼血管旁淋巴结。
(4)有条件者争取作腹腔乃至盆腔CT或MRI检查,常规胸片异常者也应
争取作胸部CT或MRI检查。
(5)骨髓穿刺或活检,特别是CSI、II期及有全身症状者。
(6)有条件的医院必要时可作67Ga扫描。‘
(7)分期性剖腹探查仅限用于CS I,II期要求进行局限治疗的患者。
【治疗方案及原则】
I,II期HD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单纯放射治疗还是化放综合治疗目
前尚未确实。综合治疗时适宜的化疗周期数,放射范围和剂量等均待进一步随
机研究确定。早期HD的治疗正处于演变时期。以下是目前一般常用的治疗原
则:
1. CSIA、IIA期兼备下列有利预后因素:无大纵隔肿块,年龄50岁,血
沉;50mm/h,病理为LP, NS受累区域在3个部位以下:单纯放射治疗,或综合
治疗。
(1)隔上HD:斗篷野+锄形野(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
(2)隔下HD:侵犯盆腔及腹股沟者行倒Y野照射(盆腔野+锄形野);侵犯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者行全淋巴结照射(TNI)。
(3)单纯放射治疗的剂量及其分配:大野对亚临床病灶区照射30~32Gy后
缩野对病灶区追加照射至36~40Gy。前后斗篷野剂量比宜为3:2或1:1。
(4)高位上颈淋巴结病变的照射问题:①不必照射韦氏环;②患侧斗篷野上
界较常规适当提高,超过病变上缘1. 5~2.0 cm;③耳前淋巴结受侵者,用适当能
量电子束照射患侧病变。
2. CS I A、II A有下列一种不利预后因素:有大纵隔块,年龄50岁,血沉
50rnm/h,病理为LD化疗3 ~4周期后受累区照射36Gy左右。大纵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