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探析.doc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探析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探析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集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96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81例与对照组115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14分(19例)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过程均使用SPSS 22.0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1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 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冠心病为因变量,上述冠心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比较中P0.05),见表3 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糖尿病和吸烟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P0.05) 3 讨论 冠脉粥样硬化是在遗传[3-4]和环境因素基础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5],有效地识别冠心病高风险人群并减少和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效地预防措施首先要对不同地区的危险因素有区别的认识,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本研究显示,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不完全平行,但吸烟是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中,吸烟、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直接影响冠状动脉重构性,Yano Y等对27081中青年人群随访31年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冠心病等发病及死亡率明显增高[6] 本研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和吸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高,Gensini等评分显示血管病变严重,且多为多支血管病变,病变常累及左主干,治疗效果欠佳[7]。其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在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血管结构发生不可逆转损伤,对病程在5年内的糖尿病积极干预,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生、进展[8]。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血管壁细胞,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斑块和血栓形成 综合多因素分析结果,可看出吸烟是两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烟雾中存在多种有害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氧化氮和多种自由基,吸烟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9],炎?Y反应加重,血栓形成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增厚与纤维化密切相关,血管内超声证实吸烟可加重斑块负荷,可作为斑块负荷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Lehmann N等对4814例随访 (5.1±0.3)年发现:吸烟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提前8~10年[5]。吸烟不仅造成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吸烟,均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多个临床研究证实吸烟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预后却存在“吸烟者矛盾”现象,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吸烟者血管再灌注治疗后其存活率高于非吸烟者,其结果可能与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明显低于非吸烟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比率下降有关[10-11]。但Robertson JO,等对13819 (29.1%吸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随访,发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者1年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者进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提前10年甚至更早[12] 戒烟使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远高于其他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I3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Lee PN等总结并修正45个关于戒烟与冠心病风险率研究后指出:戒烟后心血管病发病率风险下降4.2%[13]。戒烟在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预防发作中作用尤为突出,Malik FTN对2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35岁)研究发现,吸烟是最主要危险因素[14] 综上所述,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但不排除受本研究样本量与研究人群的影响有关。本研究中,吸烟是两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危害极大,戒烟效果明显,投入少,收效大,大大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充分认识吸烟的危害,及早采取措施,同时兼顾调控其他危险因素,减缓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Grundy SM,Cleeman JI,Merz CN,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