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概念及特征概念: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特征:具有层次性、可变性、差异性和整体性。①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如东北地区里有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又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及辽河平原。②可变性,即有的边界是明确的 ,如行政边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森林和草原之间是逐步过渡的。③差异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④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个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发展阶段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RS、GIS、GPS比较数字地球与“3S”技术的关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荒漠化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它是气候因素发生变异与人类过度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注意:①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变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Ⅰ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Ⅱ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Ⅲ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是地表裸露,失去保护。②沙漠化与荒漠化 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般景观的过程。③土地次生盐渍化 Ⅰ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Ⅱ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荒漠的分布热带荒漠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地区,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之间。温带荒漠区主要分布在35°N—50°N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但在南美洲却出现在大陆东岸,即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①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②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③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④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具体表现气候异常,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1)危害①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水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②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放,保护草场。④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二、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资源的作用、分布及其现状(1)森立资源的作用、分布及其现状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森林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则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森林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的作用。在沿海地区:森林可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2)世界森林的分布(3)世界森林的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受到毁灭性破坏。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世界雨林生态系统的全球环境效应(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①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