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浙江省高三调研一模试题按单元汇编必修三
2012届省高三调研、一模试题分汇编第课 1)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解析:A。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法家从‘一夫’出发”是指法家从君主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是指为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2. (2012年)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儒家中庸思想讲究调和,缓和矛盾,共同发展繁荣;而中共一大最高纲领主张消灭人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3. (2012年一模13)对待别人的家庭,要象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2012年一模13)“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禽及白雉诸特,颇以加祠……皆至泰山而然后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封禅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A.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完全实现 B.儒学偏离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C.儒学始终保持着正统思想的地位 D.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形成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答案:(1)答:①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1分)②主要内容:仁;礼;(1分)实用;中庸;(1分)③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1分)④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1分)
第课
1.(2012年浙江金丽衢12校调研·1)右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图片中的“经”应是:
A.《佛经》 B.《圣经》
C.《五经》 D.《道德经》
解析:C。根据材料“汉画像石”可联系到西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讲经图”中的“经”指儒学经典,本题选C项。
2. (2012年浙江五校调研·26)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8分)
第(2)问,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思想文化为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阶级、时代背景服务。根据西汉时期儒学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时为政治、经济、教育服务的史实回答。
(2)答: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1分)巩固“大一统”的需要,(1分)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1分)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1分)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1分)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1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1分)
第课.(2012年一模16)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法不阿贵从道不从君依从正确的原则而不依从国君与他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沿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朱熹中国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2012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的思想体系中社会政治理论主张, “三纲五常” 以 构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而这恰恰是宋代开国者的软肋。 赵匡胤的 “黄袍加身” 是臣夺君权, 恰恰是朱熹的攻击所在, 所以宋代统治都一直叱其是“伪学” ;另一方面,朱熹认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正 君心正百官是儒家干预政治的主要手段, 这种潜在的分君主权力的意识恰恰是宋代统治者始 终都在防范的,因此,宋代统治者打击朱熹的言论理所当然。朱熹死后,统治者将朱熹的思 想体系略加改造,强调对君主的尊崇,而且朱熹的思想有利于统治者驾驭百官和控制民众, 略加改造后成为统治者有效的思想武器。(2012年)(18分)历史上,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