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理工珠海学院-分析化学试卷A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08 ~ 2009学年第二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试卷(A)
年级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适用年级专业:化工与材料学院2008级各专业
试卷说明: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空2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c1 mol·L-l NH3 + c2 mol·L-l NH4Cl; ,
b.c1 mol·L-lH3PO4 + c2 mol·L-l HCOOH; 。
2.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
3.在酸碱滴定分析中,符号δ称为 ,δ的大小说明某存在形式在溶液中所占分数的多少。
4.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是由 决定,一般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是 单位。
5.在如下络合滴定反应中
M + Y MY
L OH
ML M(OH)
+ +
ML2 M(OH)2
化学计量点时[M]= ;
c(M)= 。
6.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会导致测定结果 (偏低,偏高,没影响)。
7.朗伯比尔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6分)
1.化学分析法依据的物质性质是:( )
(A)物理性质 (B)物理化学性质 (C)电化学性质 (D)化学性质
2.由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试样得到两组数据,判断这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则其中有错误的一步是:( )
(A)求出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S1及S2;
(B)以F检验法比较值与相应F表的大小;
(C)若FF表值,说明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差异,可计算合并标准偏差S合;
(D)按下式计算:,将t值与相应的t表值比较,若tt表,则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3.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基准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重铬酸钾 (C)草酸钠 (D)邻苯二甲酸氢钾
4.EDTA测定Al3+可用的滴定方式是( )
(A)直接滴定 (B)置换滴定 (C)返滴定 (D)间接滴定
5.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为达到误差要求,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cKa≥10-8 (B) cKMY≥10-8 (C) cKMY≥10-6 (D) ck’MY≥106
6.在pH=5.0时, 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 已知lgK(AlY)=16.3, lgK(ZnY)=16.5, lgK(MgY)=8.7, lg(Y(H)=6.5, 则测得的是 ( )
(A) Al,Zn,Mg总量 (B) Zn和Mg的总量
(C) Zn的含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毕业班中考实战模拟化学试卷6.doc
- 初中物理模拟试卷67.doc
- 初中物理模拟试卷54.doc
- 初中物理模拟试卷76.doc
- 初中物理模拟试卷44.doc
-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专题复习).doc
- 初中物理第十章复习课集体备课稿.doc
- 初中物理综合测试题电路欧姆定律.doc
- 初中物理毕业班物理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题(二).doc
- 初中生必读名著知识竞赛题.docx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