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双行诗体和卞之琳的诗译
第 卷第 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8 Vol.10 No.8
年 月 ( )
2011 8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Aug. 2011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双行诗体和卞之琳的诗译
1 2
彭建华 邢莉君
(1.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 2.福建江夏学院 人文系, 福建 福州 350007 )
摘 要:15— 18世纪,双行诗体是英诗中具有极高价值的诗体,它的运用往往凭借博学与机巧。双行诗体具
有很高的文体地位、丰富的形态。除素体诗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格律韵诗主要是双行诗体。虽然卞之琳宣
称采取刻意移植,亦步亦趋,刻意求似的诗译策略,然而,根本上却是汉化的改写,有意追求遣词造句上的庸俗
化(近似“打油诗”),在理解和效果上,与原诗差异较大。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白话诗译;卞之琳式;改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I109.4 A 1671-6132 2011 08-0080-05
1903年、1904年中国出现了莎士比亚悲剧故事 简易诗(Didactic or Primer Couplet );(6 )哀歌体双行
的最早译介,1921年田汉翻译了《 哈孟雷特》,此后, 诗(Elegiac Couplet ), 由古典诗歌演变而来,扬抑抑
曹未风、朱生豪、孙大雨分别翻译了莎士比亚悲剧, 格,一般不押韵,首行近似六音步,次行多为五音步,
这些早期译本直接影响了卞之琳的诗译,曹禺、方平、 两行中第三、六音步为变格;( )亚历山大双行诗体
7
林同济也有莎士比亚悲剧的诗体译本。卞之琳提倡 ( ),由法语诗亚历山大诗体演变而
Alexandrine Couplet
以诗译诗,他以学者的严谨主要追求莎士比亚戏剧 来,抑扬格六音步。另外,双行诗体还见于意大利式的
中各种诗体的普通规则和格律形态,刻意移植,亦步 三行诗节( )和八行诗节( ),斯
Terza Rima Ottava Rima
亦趋,刻意求似,然而英汉悬殊,这只是一种诗歌迻 克尔顿双行诗体还见于两音步四行诗节(
Dimeter
译的理想,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诗译是一次成功 Quatrain),英雄双行诗体还见于英雄四行诗节(Heroic
的白话诗体迻译尝试。 Sestet)、英语十四行诗(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比
一、英语双行诗体与莎士比亚悲剧 较严格地沿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