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兴起与发展 第一届,香港中文大学,1993; 第二届,汕头大学,1997; 第三届,韩山师范学院,1999; 第四届,香港中文大学,2001; 第五届,揭阳市潮学研究中心,2003; 第六届,澳门科技大学,2005; 第七届,韩山师范学院,2008.02; (三)兴起与发展 第八届,广州中山大学,2009; 第九届,马来西亚韩江学院,2001; 第十届,华中师范大学,2013; 第11届,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2015; 第12届,印尼丹绒布拉大学,2017 三、“潮学”名称的选定 (一)潮州学—初始之名 1993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上,饶宗颐先生作的报告叫《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杜经国教授的论文题目叫《潮州学建设刍论》、隗芾教授的题目叫《潮州学发凡》,是“首次召开‘国际潮州学研讨会’,正式推出潮州学的名称。” 杜文还对“潮州学”这个概念作了界定:“潮州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潮州文化即广义的潮汕文化的学问。” 三、“潮学”名称的选定 但据上文所引李衍平先生文章,则认为1992年11月18日,饶宗颐教授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理事会上所作题为《弘扬潮汕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中已经使用“潮州学”概念,并说:“这是见诸文字最早提出‘潮州学’概念的记载。” 三、“潮学”名称的选定 (二)从潮州学—潮学 杜经国教授曾说,是饶公觉得当时潮汕地区已经分为汕头、潮州和揭阳3个地级市(1991年底),“潮州”的历史概念和当今的行政区域概念有大小之分,怕有误会;叫 “潮学” 正好避免了“潮州”作为新的行政地域名称而可能造成的误会。另一种原因是说,作为杂志的名称,四个字比五个字好。;另外,徽州学也简称“徽学”,可为榜样。于是,饶公亲自题签, 把杂志定名为《潮学研究》。 三、“潮学”名称的选定 (二)从潮州学—潮学 杜经国教授曾说,是饶公觉得当时潮汕地区已经分为汕头、潮州和揭阳3个地级市(1991年底),“潮州”的历史概念和当今的行政区域概念有大小之分,怕有误会;叫 “潮学” 正好避免了“潮州”作为新的行政地域名称而可能造成的误会。另一种原因是说,作为杂志的名称,四个字比五个字好。于是,饶公亲自题签,把杂志定名为《潮学研究》。 三、“潮学”名称的选定 (二)从潮州学—潮学 1997年底,第二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会议筹委会就会议名称叫“潮州学”还是改称“潮学” 作了认真的讨论,最后确定改称,并征得了饶宗颐教授的同意。此后,1999年10月28-31日,第三届会议在韩山师范学院举办,也沿“潮学”之称。但第四届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又称“第四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第五届以后“潮学国际研讨会” 之称便固定下来。 三、“潮学”选题 关于选题,饶公有过很精辟、对治潮学晚辈很有指导意义的论点:“潮州学的内涵,除潮人在经济活动之成就与侨团在海外多年拓展的过程,为当然主要研究对象,其与国史有关涉需要突出作专题讨论,如潮瓷之出产及外销、海疆之史事、潮州之南明史等之论题……”其中,犹以“与国史有关涉”这一点尤为重要。 ( 饶宗颐《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载 《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2页) 三、“潮学”的选题 我们认为只有把潮人文化置于大中华文化圈之中,与其紧密联系起来研究,才有可能做出超越潮汕、超越潮人文化、对中华文化研究有所裨益的成果来。“与此同时,还必须开展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彼此的异同及其原因,以增加对潮汕文化总体特征的理解。还需要把握秦汉以后与中原主体文化的联系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在这里的影响。”(杜经国《潮州学建设刍议》,载《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 三、“潮学”的选题 窃以为,到目前为止,潮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或曰还有待深入研究的是潮人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及其与所在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流变方面。“潮州族群是近代中国人往海外移居的重要一系,他们的移民成为东南亚各国人口构成的重要部分,他们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有卓越贡献,独树一帜。他们在经贸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他们的文化艺术不但在中国本土是朵奇葩,在国外也都能跟着潮州族群四处绽放异彩。”(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博士《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欢迎辞》,载《潮州学国际研讨会 论文集》第2页) 三、“潮学”的选题 我曾经在澳大利亚的世界潮团联谊会的“潮汕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论坛上作过《潮学的一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卒中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docx VIP
-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集(包括综合性学习、作文指导).pdf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MoCA量表及评分指导.doc VIP
- 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docx VIP
- Unit3+Family+matters+Understanding+ideas+Like+father+like+son+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无人机植保技术全套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与创新》轴上零件轴向定位与固定 课件.pptx VIP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生涯报告.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