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主城九区城市建设适宜性分析doc
研究区概况1.1研究区概况1.1.1自然1.1.1.1地质环境重庆都市区属华蓥山穹褶束,主要构造由一系列北东至北北走向,近于平行的不对称线性褶皱组成,形成一个向北北东收敛,向西南敞开,微向东南弯突的“帚状褶皱束”。背斜狭窄紧密,呈长条梳状或箱状。自西向东分布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龙王洞、铜锣峡、明月峡、南温泉等背斜。向斜宽敞开阔,与诸背斜共同组成隔挡式构造。背斜轴部一般为三叠系地层,仅观音峡背斜和明月峡背斜北部高点零星出露二叠系茅口组和龙潭组。轴部地层由北向南渐新,相应的构造高点的高程也由北向南降低。向斜轴部多为中侏罗纪上沙溪庙组,低点均为于本区南部,出露上侏罗统遂宁组,蓬莱镇组。1.1.1.2地貌环境重庆都市区的地貌类型有平坝、台地、丘陵和山地。本区中山面积72.31km2,占幅员面积的1.32%,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西北部的华蓥山地区。本区低山面积2176.81km2,占总面积的39.77%,是重庆都市区的主要地貌类型。都市区起伏较大,南北两侧均向长江河谷逐渐降低。长江以北华蓥山祝圣堂最高,向南逐级下降为1000m,800-900m,500-600m三级。长江以南,山岭海拔由900-800m向北逐渐下降为500-600m。从西向东,山岭与丘陵、平坝相间分布,两者相差约500-700m。故地势在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大背景下,又从西向东呈波状起伏。1.1.1.3气候环境重庆都市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热量丰富,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霜雪极少,多云雾,少日照;降水丰沛,季节分配不均,雨热同季。都市区年均温17.9℃-18.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2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8℃,无霜期长达337天。重庆热量丰富,尤其冬季暖和,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城市高4℃-5℃。年均降雨是1079-1159mm。重庆冬季暖和,少霜雪,多云雾,寡日照。春季暖空气活跃,气温回升快,但春季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波动较大,易出现寒潮;夏季的重庆以“火炉”著称,温度高,光照强,降水不均,多伏旱。夏季向秋季转换快,秋凉早,雨日多,日照少。多绵阴雨也是秋季的显著特征,因此,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的42%,春秋各占25%,27%,冬季最少,仅占6%。都市区云雾多,日照少,年均云量为7,8左右,全年雾日最多达70天,以冬春为主,阴天多达220天左右,晴天仅25-34天,是全国雾日和阴天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年太阳辐射总量82.74千卡/年·cm2,日照时数1140-1338小时,均为全国的低值中心之一。1.1.1.4水文环境重庆城区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所有江河均属长江水系。主要以长江、嘉陵江为干流,其他小河流为网格,构成密度较大的水系网络。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流经巴南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和渝北区,有著名的瞿塘峡、巫峡和湖北的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在北碚区流入城区,在南流途中,切断华蓥山余脉,形成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俗称的嘉陵江小三峡。嘉陵江流域面积3670km2,在渝中区汇入长江。1.1.2人文经济重庆市主城区经济非常活跃,其主城九区的很多经济指标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很多沿海城市。重庆市全市2015年GDP为15719.72亿人民币,而面积仅占全市不到7%、人口占全市逾27%的重庆主城九区,GDP即达到6890.02亿元,贡献重庆直辖市GDP达到43.8%。若将主城区经济总量单独纳入全国城市GDP排行中行衡量,则主城九区可在全国排第20名,超过烟台、东莞、南通,次于大连、郑州、沈阳。2015年重庆市主城九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2533元,突破13000美元,超过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截止2011年重庆主城9区共有常住人口772.31万人,仅占重庆直辖市人口的约1/4,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为1804.54万人,低于上海市、北京市,是全国人口第三位的城市。而进行经济统计的时候,通常将重庆作为一个有三个城市的省级行政区划来进行省间对比较为恰当,若以全市经济数据作为市间经济比较则是不科学的。如2011年重庆全市人均GDP仅34705元,低于吉林省高于湖北省,排全国各省市第12名,而全市GDP却高达10011亿元,大幅度超过了杭州市,因此得出的杭州与吉林、湖北全省处于同一经济水平这一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此时应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比较,人均GDP数据则变化为43018元,提高了近一半,略低于西安和惠州,略高于柳州和洛阳,而一小时经济圈GDP为7762.69亿元,低于深圳、苏州,高于杭州和无锡,位于第七位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1.2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1.2.1研究思路1.2.1.1研究目标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主要是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