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因特网的演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因特网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第 10 章 因特网的演进;第 10 章 因特网的演进(续);第 10 章 因特网的演进(续);第 10 章 因特网的演进(续);10.1 概述 ;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因特网是非等时的 ;接收端需设置适当大小的缓存。当缓存中的分组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以恒定速率按顺序把分组读出进行还原播放。 缓存实际上就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图中标明的 T 叫做播放时延。 ;缓存使所有到达的分组都经受了迟延。 早到达的分组在缓存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而晚到达的分组在缓存中停留的时间则较短。 以非恒定速率到达的分组,经过缓存后再以恒定速率读出,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时延的抖动。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了时延。 ;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改造现有的因特网 ;10.2 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10.2.1 实时运输协议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的层次 ;RTP 也可看成是 运输层的一个子层 ;RTP 分组的首部格式 ;10.2.2 实时运输控制协议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 ;RTCP 使用的五种分组类型 ;10.2.3实时流式协议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流式(streaming)音频和视频;RTSP 与 RTP 和 RTCP 的关系 ;10.3 IP 电话 10.3.1 IP 电话概述;IP 电话网关的几种连接方法 ;10.3.2 H.323;H.323 终端使用 H.323 协议 进行多媒体通信 ;H.323 标准指明的四种构件 ;H.323 网关用来和 非 H.323 网络进行连接 ;H.323 的协议体系结构 ;10.3.3 会话发起协议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系统的构件;会话描述协议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10.3.4 IP 电话的通话质量;IP 电话的端到端时延 ;低速率话音编码的标准 ;播放时延有一个最佳值 ;线速路由器 ;10.4 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10.4.1 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主机 H1 和 H2 分别向主机 H3 和 H4 发送数据 ;主机 H1 和 H2 分别向主机 H3 和 H4 发送数据 ;主机 H1 和 H2 分别向主机 H3 和 H4 发送数据 ;主机 H1 和 H2 分别向主机 H3 和 H4 发送数据 ;主机 H1 和 H2 分别向主机 H3 和 H4 发送数据 ;10.4.2 调度和管制机制 1. 调度机制 ;按优先级排队的例子 ;加权公平排队 WFQ (Weighted Fair Queuing) ;加权公平排队 WFQ ;WFQ 与 FIFO 的比较 ;WFQ 与 FIFO 的比较 ;2. 管制机制 ;漏桶管制器 (leaky bucket policer) ;漏桶机制与加权公平排队相结合 ;10.4.3 综合服务 IntServ 与资源预留协议 RSVP;IntServ 定义了两类服务 ;IntServ 由四个组成部分;流(flow);RSVP 协议的工作原理 ;IntServ 体系结构 在路由器中的实现 ;综合服务 IntServ 体系结构 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4 区分服务 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区分服务 DiffServ 的要点 ;服务等级协定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DS 域 (DS Domain) (2) 网络被划分为许多个 DS 域 ;(3) 边界路由器中的功能 ;边界路由器中的各功能块的关系 ;(4) 聚合(aggregation) ;每跳行为 PHB (Per-Hop Behavior) ;DiffServ 定义的两种 PHB ;DiffServ 定义的两种 PHB;10.5 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 10.5.1 MPLS 的产生背景 ;ATM 用作主干网 ;汇接点 PoP (Point of Presence) ;ATM 的永久虚通路 PVC 相当于路由器间的直通链路 ;覆盖模型很难协调 IP 和 ATM 网络的巨大差异;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的特殊功能;10.5.2 MPLS 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过程 ;MPLS 协议的基本原理 ;MPLS 的基本工作过程 ;转发等价类 FEC (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 ;FEC 用于负载平衡 ;栈底;MPLS 标记 ;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