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仁法哲学论语中孔子法思想新解.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仁法哲学:《论语》中孔子法思想新解 高 珣 内容提要:以《论语》为基础,笔者将孔子的法思想概括为“仁法哲学”。它的主体是“道”、“仁”与“礼”,其中“道”是世界观,代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仁法哲学”的最高的准则与目标;“仁”与“礼”是方法论,“仁”是各种美好道德的综合体,指导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仁法”思想的核心,也是对人的内在修养的要求;“礼”是孔子“仁法”思想的外在保障,通过成文法律与社会习惯双重约束,维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仁法哲学”还包括通过教化伦理使“仁法”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仁法哲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存续,至今我们仍隐约见其痕迹。 关键词:论语  道  仁  礼  教化 从文字结构角度解释,“儒”字,“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表明“儒者”是人类社会所需之人。我们从这一视角看出造字者的思考也理解了儒家的某些精神内涵,即儒者追求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入世哲学。正因为如此,儒家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战胜其他宗教、学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它的精神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所以“孔子对中华民族性格发展的影响,无疑比许多帝王合起来还要大些。因此他是有关任何中国历史必须考虑到的重要人物之一。” 研究孔子首先要研究《论语》。谭嗣同认为《论语》为群经之首,他说:“《论语》专记圣人言行,为孔教之真源,群经之秘钥。方诸耶教,此其《新约》之福音。”“《论语》既毕,遂可进治他经,而所执以为鉴别权衡,则曰公理而矣。”本文便是以《论语》为出发点。 《论语》是一本政书,对统治者讲治国之道,告诫全体社会成员应遵循的理念。意旨十分明显,希望唤醒社会成员的道德理性,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兴国安邦。其内容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或写入成文法典,或成为社会习惯,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广义意义上来理解法,《论语》就可包含于其中。《论语》的核心是“仁”,不仅因为“仁”在《论语》中出现次数多,更重要的是“仁”是孔子其他学说如德、礼等等的基础。“仁是众德之纲,而非相反。冯友兰指出:‘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统摄诸德’”。这也是笔者称《论语》中孔子的法思想为“仁法”的由理之一。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黑格耳指出,法哲学是关于客观精神的哲学,即研究社会意识,其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法与权利,而是包括了道德、法律和伦理。其中法是客观的,道德是主观的,伦理则将主观与客观统一,使客观精神真实体现。因此法哲学是一种理念,包含了法及其现实化。这一思想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孔子的“仁法”思想实际上也是包含了法及其实现。既有以“仁”为核心的法,又有以伦理教化为中心的法的实现,也包括了道德、法律和伦理,是一个完整的法哲学。 孔子眼中的“法”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感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孔子的名言,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极力主张统治者实行道德政治与道德感化。一些学者由此出发,批评孔子无视法律,有泛道德主义的错误,如“儒家的幼稚性就在于它不是循着完善社会制约规范去努力用功,而是不切实际地去消除,企图建立一个完全道德化的社会。”还有学者认为“孔子不是只讲礼德,不要刑罚。但礼德与刑罚相比,孔子更偏重于前者。他重礼德而抑政刑。” 事实上第一种观点的泛道德主义论是对孔子法思想的曲解,而后者的重礼德而抑政刑则是对孔子法思想的误解。理由如下: 第一,当我们评述某一思想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是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缺憾。“德”的首次倡导在西周,西周统治者在亲历商因暴政而被人民推翻后,反思治国之道,深感天命是可转移的,天命只归于有“德”者,德之落实在于保民,所以应敬天保民。此外当时处于秘密法时期,统治者享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要使“保民”落到实处,不得不依赖于统治者的德,所以西周时期格外突出“德”。德在法律的运用上的表现是明德慎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时代变迁了,“个人欲望与社会提供之间的紧张,理智制约与自由愿望之间的紧张,引起了过去的、稳定的、传统的秩序的崩溃。……人心的一切堤岸都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近乎崩溃,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的社会,必然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判断的中心,满足生存的欲望。……此时,仅仅希望凭借人性自觉来持社会秩序,显然是缘木求鱼。”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社会秩序重建思路必然由倡德延伸到重法,于是成文法出现了。但社会的变化仍在继续,孔子就生存于社会巨大变动与转型的春秋时期,礼崩而乐坏。

文档评论(0)

jwjp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