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里中成药ppt精选
中药小故事 温里中成药 初步学习里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能正确推荐和指导应用温里中成药 弄清温里中成药代表性药物的适用范围,功能主治,临床应用 学习目标 寒 证 表寒证 里寒证 外感寒邪 辛温解表方药 (病因) 一、里寒证病因 外寒直入三阴,深入脏腑 表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 失治误治,服寒凉药太过,损伤阳气。 素体阳虚,寒从内生 。 寒 证 表寒证 里寒证(病因) 寒从外来 素体阳虚,寒从中生 失治误治,服寒凉太过损 伤阳气 外感寒邪 辛温解表方药 寒自内生 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 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 虚入里 一、里寒证病因 的作用,能除脏腑 具有温里助阳、 散寒通络 或回阳救逆 温里中成药 经络间的寒邪,用于阴寒在里之证(里寒证)的中成药称为 二、温里中成药概念 温里中成药 分类 回阳救逆中成药 温中散寒中成药 中焦虚寒证 阳气衰微,内外俱寒 (脾胃虚寒) 三、温里中成药分类 中焦虚寒证(临床表现) 脘腹冷痛或胀痛,面色萎黄,肢体倦怠,手足不温,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或吞酸吐涎,或腹痛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 【组方】党参75g,土白术75g,炙甘草75g,炮姜50g。 【功能】温中散寒,健胃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党参 白术 甘草 炮姜 · 理中丸 炮姜 — 大辛大热,温脾阳, 祛寒邪,扶阳抑阴。 党参 —甘温,补气健脾。 白术 — 甘温苦燥,健脾燥湿 甘草— 合参 、术助益气健脾; 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 【方解】 · 君药 主辅相配温中健脾 佐药 佐药而兼使药 臣药 【现代应用】 慢性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 【用药禁忌】 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 附子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云:“附子有大毒,用之不当,致祸甚速。” 《前汉书·外戚传》记载:霍光专权,串通女医淳于衍,用大毒之药附子制成药丸毒杀了临产的皇后。 【知识拓展】 · 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年年都喝附子汤。 明代张仲景称颂:“附子、大黄为药中之良将,人参、熟地为药中之良相。” 附子其用有三:一是去脏腑沉寒,二是补阳气之不足,三是温暖脾胃。” 【组方】附子100g,党参200g,白术150g,干姜100g,甘草100g。 【功能】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附子 · 附子理中丸 附子 — 补火助阳、温肾暖脾 干姜 — 辛热,温运脾阳, 温脾暖中,祛寒止泻 党参 — 甘温,补脾胃疗中虚 白术 — 苦温,健脾燥湿 甘草 — 补脾合中,调和诸药 【方解】 · 君药 佐药 使药 臣药 【现代应用】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过敏性紫癜、窦性心动过缓,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药禁忌】 脾胃湿热者不宜用。孕妇慎用。 · 肉桂为樟科乔木桂树的干燥树皮,有浓烈的特殊香气。 著名的一道菜,“张飞牛肉”,据说是张飞用陈皮、肉桂、丁香等药材卤制的。它不但没有中药的苦味,而且香味扑鼻,滋补强身,成为人们餐桌上难得的美味。 肉桂和煮菜的桂皮并不是同一种药材。桂皮一般不做药物使用,而肉桂有补肾阳的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热,有小毒。有温补肾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的功效。由于肉桂味辛性热,极易伤阴助火,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孕妇不宜使用。 【知识拓展】 · 【组方】肉桂30g,附片30g,党参90g,炒白术90g,炮姜 50g,炙甘草75g 【功能】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肉桂 · 桂附理中丸 肉桂 — 温补肾阳 附子 — 补火助阳、温中散寒 炮姜 — 温中散寒 党参 — 甘温入脾补气健脾 白术 — 健脾燥湿 甘草 —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方解】 · 君药 佐药 使药 臣药 【现代应用】 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 · 思考:理中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