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非“合掌“论.doc

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非“合掌“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非合掌论 天津师范大学 黎浩楠 摘要: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诗,虽然都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但是诗句的意思或意义并不相同,境界有大小之别。“蝉噪林逾静”一句是“寂静”,“鸟鸣山更幽”是“幽深”,在意境上是递进关系。去掉同义字“逾”、“更”,两句诗依然构成递进关系,当出句使用了“逾”字,受递进关系的约束,对句的相应位置只能用与其同义的字,“更”字对“逾”字,恰到好处。有同义字相对,不能证明它是合掌。从结构上来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与颔联、尾联并不雷同。所以,无论是从意思还是从结构来界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都不构成合掌。 关键词:合掌;意象;意境;意义;结构 南朝梁诗人王籍今存诗两首,单凭《入若邪溪》一首就足以彪炳史册,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脍炙人口,“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文学下·王籍》);影响深远,摩诘神来之笔,《鸟鸣涧》有异曲同工之妙;鲁直识珠之眼,讥荆公为点金成铁之手[1]。王安石改诗之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人论诗,对王荆公“一鸟不鸣山更幽”一句持否定态度的时候,已然包含了对王籍诗“鸟鸣山更幽”的褒扬。 但是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整联而言,却不乏颇有微词之人。“范阳卢询祖,邺下才俊,乃言:‘此不成语,何事于能?’魏收亦然其论。”(《颜氏家训·文章》)《蔡宽夫诗话》云:“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3]。”王世贞《艺苑卮言》载:“王籍‘鸟鸣山更幽’,虽逊古质,亦是隽语,第合上句‘蝉噪林逾静’读之,遂不成章耳[4]。”《梦溪笔谈》卷十四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尔雅注疏》卷七释山第十一《说文》云:鸟者,羽禽之总名言不讙譁也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陈师道《登鹊山》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查慎行:出句用犹字,对句用尚字,便是合掌。见《瀛奎律髓》儇俏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叶燮《原诗·外篇》:高七律一首中,叠用巫峡啼猿、衡阳归雁、青枫江、白帝城;岑一首中,叠用云随马、雨洗兵、花迎盖、柳拂旌,四语一意。只凭两联前两字语法结构雷同,就武断地说是合掌,恐怕是错误的。岑嘉州《瀛奎律髓》 [17](清)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六十五页。 [18]刘友竹:《谈“合掌”》,《中华诗词》2008年02期。 [19]毕振东:《也谈“合掌”》,《中华诗词》2008年08期。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梁书》,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1月。 [2](齐)颜之推著、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中华书局2011年10月。 [3](梁)刘勰著、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6月。 [4](宋)胡仔著,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版。 [5](宋)叶梦得著、逯铭昕校注:《石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6](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8](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9](清)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北京。 [10](清)薛雪著、杜维沫校注:《一瓢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1](清)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2](清)彭定求编:《全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13]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版。 [14]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1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中华书局2010版。 [16]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版。 [17]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8]刘友竹:《谈“合掌”》,《中华诗词》2008年02期。 [19]毕振东:《也谈“合掌”》,《中华诗词》2008年08期。 [20]毕振东:《修改一字即避合掌》,《中华诗词》2011年第4期。 [21]洪正生:《“合掌”原是一种诗病》,《阅读与写作》2009年03期。 [22]晓吉:《“精于对仗”别议》,《中华诗词》2004年12期。 [23]王振权:《律诗对仗“四避”辨析》,《中华诗词》2006年第01期。 [24]陈中寅:《律诗要精于对仗》,《中华诗词》2004年第08期。 [25]张文

文档评论(0)

3va3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