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及萧红写作中空白.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个男人及萧红写作中空白

两个男人及萧红写作中空白   生于1911年的萧红,在1933年22岁时发表处女作《弃儿》,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萧红大部分的写作,都是以其家乡的人、物、事为主要对象,以其“越轨的笔致”(鲁迅语),为我们留下了东北那片土地20世纪初期的画卷,特别是其代表作《生死场》与《呼兰河传》。在《生死场》中,萧红以女性细腻独特的感性笔触,糅合了大胆的“色块”状叙事结构,围绕着食物、性、农民自主权、地租、牲畜等主题,为我们画下了诗性而悲怆的奴隶群体的画卷。较之《生死场》的粗粝与赤裸叙事,《呼兰河传》的叙事与描写更为成熟。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写了童年时期的人物、风景、故事、传奇,整部作品以“点”概面,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刻画了让她梦魂牵萦的故乡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讽刺幽致的笔触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深刻揭示了被无知愚昧绑缚的人是如何互相残酷地伤害 如果说《生死场》与《呼兰河传》更多的是作家真实体验基础上的虚构,那么在萧红的散文中,她以几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商市街”系列。她毫不避讳地用大量笔墨与篇幅赤裸裸地描写了她与萧军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体验,真实得几乎可以当作日记来读,唯一不同的是萧军的名字在散文中被改为“郎华”。同时,她也毫不留情醋意十足地写下了萧军到处“留情”的真实经历,以及作者心中无法言说的酸楚与怅恨。除了“商市街”系列之外,少女萧红流浪哈尔滨街头的经历也在同时期的散文中被细致地写了下来:与堂弟在万般落魄中喝咖啡,被老年妓女收留过夜,踟蹰在冰天雪地中的极度寒冷体验,等等 可以说,通过萧红的小说与散文,我们能够大体了解她的生活轨迹,特别是她生命早期的经历,萧红传记的写作者也喜欢大量引用她的散文来构筑她的人生故事。换言之,就像许多女性作家一样,萧红用富于感性的思维与细腻的笔触把她生命中大部分的真实与真事都写了下来,形诸文字,是特别具有女性作家特征的“诉说式”“排遣式”写作。可是,在萧红的散文与小说中,有一个明显的空白,那就是她几乎没有用笔写下任何关于决定了她人生苦涩命运的两个男人的文字。这两个人的先后出现,几乎把少女萧红推向生命的死亡边缘 如果以年谱的方式来记述他们两个在萧红生命中的出现,那么几行字就足矣: 1923年,在萧红12岁时,她的父亲把她包办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汪廷兰之次子汪恩甲 1928年冬,萧红参加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示威游行,在示威游行中结识哈尔滨政法大学学生陆振舜 1929年,汪恩甲辞去小学教员职务,进入哈尔滨大学预科学习,据说此举是为了取悦萧红,因为萧红听说汪恩甲有纨绔作风,并且抽鸦片烟,表示出不愿意嫁给汪恩甲 1930年,陆振舜先期退去哈尔滨政法大学学籍,并进入北京的中国大学读书。此举是为了坚定萧红叛逆包办婚姻,同时为远离家庭出外求学铺路。同年,萧红逃离家庭,与陆振舜以表兄妹名义同居 1931年2月,因为双方家庭施加经济压力,他们各自返回家庭,陆振舜与家庭妥协。萧红被软禁。同年10月,萧红逃出软禁,乘坐火车逃往哈尔滨,流浪哈尔滨街头。万般困苦中,与汪恩甲同居?|兴旅馆 1932年7月,汪恩甲不辞而别,留下有孕在身的萧红与四百余元的旅馆食宿欠费。处境艰难的萧红投书《国际协报》,从此与萧军结缘 在这几行冷冰冰的事实背后,少女的萧红经历了怎样的疼痛与疼痛的伤害?少女萧红的心灵上留下了怎样的创伤?萧红在其所有作品中只字未提,在其写作中留下了一片意味深长的空白。从1928年认识陆振舜到1932年与萧军相遇,长达5年的时间在萧红的任何作品中没有直接提及 那么,该如何解读这种空白呢? 作为受左翼文学流派影响的作家,萧红认为非“革命”性质的“资产阶级”的恋爱经历不足以书写 萧红的写作,无论是写作的题材还是视角,在初期都深受萧军的影响。那么写作首先是不是有益于革命是其主要的写作动机。从高度自传性质的“商市街”系列散文来看,其时的写作都显然直接或间接地具有“革命” 性质。饥饿、受难、穷困主题的赤裸裸的写作,都在间接控诉封建社会的丑陋,从而也在质疑这种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可贵的是,萧红的写作成功地避免了一些左翼作家“说教式”或者“喊口号”式的革命文学写作 “商市街”系列散文的写作主题中特别突出的是饥饿。萧红写饥饿是现代作家中写得最好的,主要原因就是萧红在哈尔滨街头流浪时期亲身体验了极度的饥饿,后来与萧军一起生活的初期也是挣扎在饥饿线上。饥饿的极度体验,饥饿对生活中其他欲望的剥夺,饥饿对人体味觉的放大、扭曲,饥饿对生活掠夺造成的荒芜,饥饿暴露人性的自私本质等,萧红以其富于感性又大胆的笔触写出,读来惊人,如: 《提篮者》:“她数到一些那些卖面包的人早上挨家挨户卖面包,提着个篮子。然后她数着,有一天把身上所有的铜板给了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