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场域中白先勇文学存在
大学场域中白先勇文学存在 摘要:文章从传播者角度对白先勇在中国内地及澳门高校中的文学存在方式进行考察。在大学场域中并存着三股力量对白先勇的作品进行有效传播,即专业传播者、通识教育传播者与作家自我传播。专业传播者位处大学场的核心,是最为恒久深刻的传播者,但局限于少数的专业读者;通识教育传播者拥有大学场中最多的受众,受课程教学目标、文学史逻辑、怀乡主题、地域特色、编者视野、篇章设置、经典性等因素多重影响,白先勇有四篇作品入选《大学语文》;作家自我在大学场中传播另一种经典艺术形式“昆曲”,反而拓展其文学存在的疆域,这种“白先勇文学存在模式”将启发当代作家走向更加多元的跨界文化艺术实践
关键词:传播者;《大学语文》;白先勇文学;存在模式;跨界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1-0105-04
每一位海外华文作家在中国内地的文学存在方式都有其独特性。海外华文作家创作时面对的主要读者未必是当下的内地读者,在文学内容与形式上与大陆读者的接受心理存在多重错位,因此海外华文作家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与接受,面临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焦点锁定于大学场域中的白先勇的文学存在方式,从传播者的角度追问海外华文作家如何有效进入大学场并被广泛传播这一问题
依据大众传播学,无论哪种传播过程,通常都简单地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与传播过程密切相关的是传播环境。在大学场域中并存有三股力量对白先勇的作品进行有效传播,他们是专业传播者、通识教育传播者与作家自我传播
第一股力量来自高校中的专业传播者,包括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专业研究人员、专题会议、专业教材及刊物,其受众面为专业读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中国内地主要高校陆续建立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或文艺学专业中又开设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方向,正是伴随着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方向的出现,涌现出一批研究与传播白先勇的专业传播者。例如1991年刘俊以《论白先勇及其小说创作》获南京大学中文系“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指导关于白先勇作品的硕士论文数篇,并开设《白先勇研究》本科课程;又如汕头大学于2000年11月23-24日举办”白先勇创作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2012年11月8-12日主办“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暨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会;再如2006年3月27日,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M子教授在中文系2005级文艺学博士生的“海外华文文学”课中,组织8名博士生对白先勇短篇小说名篇《永远的尹雪艳》和《游园惊梦》进行了文本细读与讨论;最后,高校中的研究者们通过科研论文构成专业传播网,根据“中国知网”中的“主题”项目检索“白先勇”共有2760条记录。可以说,大学中的专业传播者位处整个大学场的核心,是最为恒久深刻的传播者,然而其辐射面有限,仅局限于少数的专业读者
第二股力量来自大学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师、公共必修课及《大学语文》教材,其受众面为非文学专业的广大青年学生。20个世纪80年代,著名教育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中玉先生等,倡导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解?Q当时经过十年文革的大学生接触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少所导致的文字表达水平较弱的问题。2007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2008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数量得到迅速提高。据“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统计发现,仅2007年、2008年就增加了153种(其中2008年有87种)以“大学语文”为标题的教材,如果算上以“大学新语文”、“高等语文”、“高职语文”、“大学国文”等为书名的教材,那么到今天《大学语文》教材保守数字也有近2000种①。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上来看,近30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大众传播的发达,在当代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和各种亚文化兴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除了基本写作能力教育任务之外,母语教育、审美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简言之,《大学语文》需兼顾“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两个教学面向
一般认为,公认的经典作品才能被编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怀乡主题、地域特色、文学史逻辑、编选视野、章节设置影响着海外华文作家走向更广大的青年读者。据笔者对三十年来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统计,白先勇的作品在2009年后开始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在大陆
文档评论(0)